
巫达,彝族,全名瓦尔巫达,四川甘洛县人,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央民族大学知行特聘教授、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二级);中央民族大学国家安全研究院研究员;中央民族大学彝学研究所所长;中央民族大学民族文化多样性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民族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学人类学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人类学学会理事。曾获2019年度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奖、2016年度澳大利亚教育部毅进澳大利亚长江学者奖(Endeavour Australia Cheung Kong Awards)。
研究领域:人类学的认同研究(族群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马克思主义人类学、语言人类学、饮食人类学、都市人类学、西南民族、彝族研究
学术研究:主持在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专项项目《马克思主义人类学中国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体系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人类学的理论创新和意识形态建设研究》、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研发课程《海外华人华侨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等项目。出版《彝人论彝:语言、文化与认同》、《族群性与族群认同建构》、《社会变迁与文化认同》等专著;主编《文化、法律与生态》、《感官、记忆与认同:感官人类学文集》等著作;发表《凉山彝餐与饮食文化共享》、《唤醒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记忆与认同实践》、《秦朝“书同文字”政策对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启示》、《族群边界的消融与族群共同体意识的形成过程》、《方言土语变迁与族群边界消融》、《感觉、文化与族群边界:感官人类学的视角》、《Three Tongues and Two Identities: A Case Study of Ersu Ethnic Identities in Sichuan, China》等学术论文。
联系方式:wu.da@mu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