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安全法颁布十周年之际,首都安全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暨“AI与城市智慧应急”学术研讨会于2025年6月29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会长、原应急管理部副部长郑国光,北京市委国安办领导,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汪明,以及北京市、区相关部门和北京师范大学相关单位负责人出席会议。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国防大学等十余所高校与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共50余人参会。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院长刘凯主持。
我院李俊清教授受邀出席,并受聘担任学术委员会委员。

会议首先举行了首都安全研究院学术委员会聘任仪式。汪明副校长在致辞中指出,北京师范大学高度重视国家安全研究工作,首都安全研究院旨在整合校内外资源,在首都安全重大议题上积极作为。北京市委国安办领导对研究院前期成果表示肯定,认为其在风险监测与预警方面发挥了积极的前哨作用,希望各位委员能够积极建言献策,为首都安全发挥更大的智库作用。
研讨会期间,来自政产学研多领域的专家,围绕城市灾害防治、气象AI模型、测雨雷达预警和AI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交流。大家一致认为,人工智能在提升城市应急响应效率和治理能力方面具有广阔前景。与会委员还就跨学科协同、政治安全、技术治理、社会风险防控、国家安全法等议题展开讨论。专家一致认为,首都安全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多部门、多学科的协同推进,要进一步强化高校、科研机构与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协作,提升城市安全治理体系的系统性与前瞻性,推动智库机制建设,发挥其在政策储备和风险预案中的支撑作用。
北京市委国安办领导对各位委员的积极参与和支持表示感谢,强调要继续推动跨学科研究与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切实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效,为首都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助力。汪明副校长在总结发言中表示,首都安全研究院是一个开放、共享的学术平台,期待各方在这个平台上共同努力,深入开展相关研究,为维护首都安全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