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李俊清、李泽锋丨基于游客视角的旅游促进“三交”机理研究

发布日期:2024-07-06  来源:   点击量:

作 者:李俊清(中央民族大学国家安全研究院);李泽锋(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研究生)

摘 要:旅游提供了各民族接触、了解、互动的场域,但其如何促进“三交”的内在机理还未明确。基于认知-情感-意动理论,从游客视角探索旅游促进“三交”的机理,发现:游客旅游体验、旅游满意度、旅游认同、“三交”行为具象共同构成了旅游促进“三交”的机制模型,其中,旅游满意度、旅游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地方认同)在这其中起链式中介作用。旅游促进“三交”中要平衡营利性与公益性、融合性的关系,协调求异性与共同性、统一性的关系,统筹推进体验性与互嵌性。基于游客视角,可以从拓展旅游时空、提升游客体验、强化国家感知等方面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游客体验;旅游认同

2022年6月,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民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的意见》,以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旅游是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伴随人员、物资、信息的流动,旅游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下简称“三交”)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推动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带动当地经济,拓展新的社会空间,让游客和民族地区居民有了更为紧密的联系和互动。在这过程中,不仅应发挥旅游的经济效应,更应该突出旅游的社会效应,拓展旅游社会空间,突出游客的“脱域”及“去地方化”,以及融入旅游目的地的“再地方化”。

一、文献及理论回顾

(一)基于游客视角的“三交”研究

旅游活动中,游客和当地居民之间会进行多层次的互动。不同人群以及他们所带来的文化会相互交流、碰撞和融合,形成价值共鸣,甚至塑造“新文化”,由此带来对当地民族地区居民的文化变迁以及对文化认同的强化。旅游业发展可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和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民族地区旅游中最为突出的是经济关系,表现为经济活动上供求关系,比如景区就业、导游讲解、住宿业服务等。语言沟通、文化交流、新奇感体验等也是旅游主客互动的具体方式及结果。旅游移民的出现,使双方形成更深入的社会互嵌。旅游地社会的多民族共居、融合已经变为一种社会新常态,游客到贵州、西双版纳纳凉避暑,“新丽江人”深深扎根丽江古城的多元业态中。旅游体验对游客产生重要影响,享乐主义、恢复精力、当地文化、意义、知识、参与和新颖性以及功能体验、情感体验、原真性等都是重要内容。游客体验质量会显著的影响旅游满意度和忠诚度。旅游者异地构建 “族际互动”促发多元主体身心发展和族际团结进步,这是旅游和民族“三交”之间存在特定的关系内涵。在目前的研究中,主要关注于旅游所形成的民族互嵌状态或者游客旅游体验所带来的影响,而少有揭示游客视角下旅游促进“三交”的内在机理。

(二)认知-情感-意动理论

认知-情感-意动理论是认知心理学的重要理论之一,阐释了从认识到行为的心理过程。其中认知是对外界信息接受、加工、吸收,是对事物基本认识的过程;情感是在认知基础所产生的主观性情绪感受;意动是指对未来行为的指向或者有可能出现的行为倾向。该理论反映了在外界环境刺激下的个体心理过程及行为指向,为环境影响和个体反应之间架起桥梁。此外,美国心理学家Lazarus在上世纪60年代对认知评价进行研究,认为个人不仅接受环境刺激,而且调节对环境的反应,在认知过程中产生情绪反映,个人不断评价刺激事件与自身的关系,包括初评价、次评价和再评价,其中最后的再评价是一种反馈性行为。在本研究中,游客参与民族地区旅游,对所接触到的旅游吸引物产生基本认知,引起情绪性反映,在此基础上进行评价,获得满意度及认同感知,最后产生“三交”行为具象。这个过程符合认知-情感-意动理论的基本范畴和过程,符合个体心理过程和行为逻辑,因此认知-情感-意动理论在本研究中有较强的解释力。

二、文章假设

(一)旅游体验

旅游体验是旅游学科中的基础性概念,其由Boorstin(1964)首先提出,主要注重和追求旅游活动中的真实性探寻,后逐步扩展到其核心概念、要素、形态、构建过程等一系列探求。旅游的本质就是一种体验,旅游体验作为游客在旅游活动中的重要感受,研究者们关注于旅游体验本身及其构成机理。旅游体验是一种享受的状态,根本目的在于满足一系列心理需求。旅游体验价值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感知到的总体利益,旅游体验被构建为享乐主义、恢复精力、当地文化、意义、知识、参与和新颖性等方面内容。在过程视角下,旅游体验涉及情感构建、功能建构等方面;旅游作为服务业的主要内容,旅游体验和服务过程紧密相关,其中关键是游客情感体验;在旅游过程中,可进入性、经济性等功能性因素也是游客旅游体验的重要考量因素,功能价值是旅游体验的基石。因此,本文认为,游客在民族地区旅游中的旅游体验主要是基于情感体验和功能体验两方面,情感体验涉及民族地区旅游中感受到的新奇、自由、异质性等情感反应;功能体验涉及可进入性、经济性等感受。

(二)旅游认同

认同是心理学的重要概念,是一种对外在理念、文化、观点的内化融合或自我强化过程。认同主要基于自身和其他个体/群体的共同起源或者共有特质。旅游活动是离开日常生活世界进入旅游世界的过程,在日常世界中,由于一直处于和周围环境深度融合状态,往往很难意识到认同需求,当步入旅游世界时,面对新涉入、异质性等一系列文化及地方状态,新的事物不断充实原有认知,认同(或抗拒/或需要)过程就不自然的凸显出来。旅游认同被构建为目的地认同、旅游者角色认同、文化认同、自我认同,并呈现出一定的层次性。目的地认同多数也被称为地方认同,谓之“地方之爱”,为进入者和地方的情感联系,在旅游活动中为游客和旅游目的地之间的感知与情感联系。在民族地区旅游中,游客进入民族地区感受当地风情,产生地方认同,如在内蒙古大草原上感受游牧民族的生活,大理、丽江、阳朔成为生活方式型移民的理想归属。此外,游客一方面感受“地方”的转换,另一方面对中华文化多元统一认识进一步加深,在流动的旅游空间中实践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体现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 同。因此,本文认为在民族地区旅游中,游客的旅游认同既包含对民族地区的地方认同,又包含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

根据认知-情感-意动理论,个人或群体的认识和行为是基于个人与环境的交互过程。旅游活动中,旅游体验是认知和情感的集合体,在获得旅游体验后,对旅游活动进行评价,对旅游目的地人文或地方环境产生正向或负向的认同。游客感知对旅游目的地文化认同有正面作用,游客体验对旅游认同有重要作用。旅游的互动仪式有助于创新旅游体验,塑造旅游认同,在互动仪式中建构民族文化认同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假设:

H1a情感体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有正面效应

H1b情感体验对地方认同有正面效应

H1c功能体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有正面效应

H1d功能体验对地方认同有正面效应

(三)旅游满意度

旅游满意度是旅游研究中常用概念,体现了游客对本次旅游各要素质量的综合评价。旅游满意度与旅游体验直接相关,有些学者根据期望感知理论,用旅游满意度来直接反映旅游体验情况。正面的旅游体验,提升旅游满意度;负面的旅游体验,则会降低旅游满意度。旅游体验是影响游客满意度的重要变量,旅游体验对游客满意度具有调节作用,情感需求对满意度具有正向驱动作用,愉悦性是影响旅游虚拟社区用户满意度的关键因素,而且满意度对持续涉入意愿有正向影响。旅游目的地的支撑性条件、功能性条件会影响旅游满意度,是旅游满意度需要考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提出假设:

H1e情感体验对旅游满意度有正面效应

H1f功能体验对旅游满意度有正面效应

游客到民族地区旅游,若旅游满意度高,则会更加倾向于融入当地,呈现更为积极的旅游目的地社会人文环境趋同行为,更容易认同当地的人文社会理念及传统;如果对当地的旅游活动不满意,则很难建立起旅游认同,尤其是对地方异质性的认同。已有研究发现认同和满意度相关性高,并影响日后行为选择;居住满意度正向影响地方认同。因此,本文提出假设:

H2a旅游满意度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有正面效应

H2b旅游满意度对地方认同有正面效应

H3旅游满意度在模型中起正向中介作用

(四)游客“三交”

行为具象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交融图景。大规模的旅游流动裹挟着不同地域与不同民族的文化要素、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一并流动和交融。游客的“三交”行为具象主要体现在接触吸引和融入共享两个层次。游客到民族地区旅游,接触到大量新事务,被眼前景物“吸引”,愿意再次来游览并乐于分享旅游经历。还有一些游客则更为深入,共享节庆、人文、习俗、风情,也更加乐于接受当地的“模式”,乐于融入当地,甚至长期在当地居住。来自全国(以东部汉族群体为主)乃至全球范围内的旅游者、生活方式型旅游移民向西部地区的著名旅游城市拉萨、丽江、大理、阳朔等迁移聚集。这个过程中,游客也带来全国各地的信息、文化、习惯,形成尊重差异、文化交融、包容多样的共生生活情景。游客的“三交”行为具象主要涉及游后行为的表现及感受。通过游后行为来呈现民族地区旅游给游客带来什么,游客表现出怎么样的“三交”行为意向。根据相关研究,认同度是满意度基础上的发展与提升,而后进一步提升忠诚度。旅游满意度会促进游客重游意向和游客推荐意向,地方认同会促进积极行为。在文化认同和游后行为之间,游客满意度具有部分中介作用。满意度和地方认同在旅游目的地感知对游客公民行为关系中均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因此,本文提出假设(见图1):

1E6B1

H4a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对接触吸引有正面效应

H4b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对融入共享有正面效应

H4c地方认同对接触吸引有正面效应

H4d地方认同对融入共享有正面效应

H5旅游认同在模型中起正向中介作用

H6旅游满意度和旅游认同在模型中起正向中介作用

三、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问卷设计

设计合适的问卷以便更好反映实际情况,对相关变量的测量主要借鉴已有问卷,并结合旅游促进各民族“三交”的实际情况做出适当的修改和调整。对问题的测量主要使用李克特7级量表,从1-7分别表示从“非常不认同”到“非常认同”的各层级(见表1)。

(二)数据收集

除了上述题项外,问卷还包括游客参与民族地区旅游情况、个人基本信息等。问卷在初制完成后,进行试测,首先,请旅游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试答,确保问卷相关表述精准,不会发生歧义。其次,请朋友、同学进行试填写,总共发放并回收73份,将这些问卷数据进行分析,剔除因子载荷过低或者存在严重共线性问题的题项,最终形成测量题项。问卷面向游客发放,不指定具体的民族旅游目的地.2023年2月,通过问卷星、微信等方式进行问卷发放并收集,总计回收问卷521份,而后进行问卷梳理,删除没有到过民族地区旅游的人员,以及问卷填写不完整、有明显选项雷同等问题的问卷,最终收到有效问卷388份。对问卷数据统计分析,显示:女生多于男性(女士占62.9%,男士占37.1%);游客以东部沿海地区为主(51%),其次为中部地区(16%);汉族比例大(92%);年龄主要集中在18到40岁之间(76.8%);年收入以10万~20万的居多(34.5%),其次为5万—10万元(20.6%);受教育程度以本科以上为主(80.2%);职业分布上,最多的是企业职员(24%),其次为学生(21.6%)、专业技术人员(15.2%)等。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用以方差为基础的结构方程模型(Variance-based SEM)进行分析,用其典型分析方法——偏最小二乘法(PLS—SEM)。研究先用SPSS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及探索性因子分析,而后用SmartPLS软件进行模型构建。相比于以协方差为基础的结构方程模型(Convarience—based SEM,CB—),PLS—SEM有更广泛的适用性,不强调数据或残差必须符合正态分布,可以更好的处理复杂的变量关系,更加适用于理论的验证、探索和发展,无需充分的理论基础。本研究主要是对旅游促进各民族“三交”的内在机理进行探索,由于相关的前期研究较少,面临着黑箱问题,没有经典有效的理论来解释或者描述其中的过程,因此本研究适宜用PLS—SEM进行分析。

四、模型分析

(一)测量模型分析

以表2对以下3个方面进行分析。

共线性检验。用SmartPLS软件分析共线性问题,通过方差膨胀因子(varience inflation factor,VIF)来测量,结果显示测量模型各题项的VIF值分别为1.99~4.95之间,结构模型矩阵的VIF值分别为1.75~4.27之间,VIF值都小于5,可以接受。

信度分析。信度分析主要通过因子载荷、克朗巴哈系数(Cronbachsα)、组合信度(Composite Reliability,CR)等来测量,其中因子载荷一般应在0.6以上,克朗巴哈系数(Cronbachsα)最好在0.8以上,组合信度(CR)以大于0.7为佳。从表2中可以看到,量表的因子载荷都在0.8以上,克朗巴哈系数(Cronbachsα)在0.886~0.995之间,组合信度(CR)在0.892~0.957之间,这说明量表内部一致性很好,量表信度高。

13887

效度分析。收敛效度用平均抽取变异量(Average Variance Extracted,AVE)来测量,AVE应大于0.5,量表的AVE在0.752~0.891之间,均大于0.5,说明各个变量收敛效度较好。区分效度用Fornell—Larcker标准和异质—单质比率(heterotrait—monotrait ratio,HTMT)来测量。根据Fornell&Larcker(1981)给出的标准,AVE的平方根应高于其与其它任何潜变量的相关性,HTMT应小于0.9。从表3中可以看到,Fornell—Larcker值均大于各变量的相关系数,HTMT值均低于0.9,因此本量表的区分效度是可以接受的。

15420

(二)结构模型分析

在结构模型分析之前,首先要检验整个模型的拟合度。在SmartPLS软件中,拟合度用标准化的均方根残差(standardized root mean square residual ,SRMR)来测量,其属于绝对拟合优度指数(Absolute Goodness—of—Fit Indices),当SRMR<0.1即可接受,当SRMR<0.08则显示有较好的拟合度。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模型的SRMR的值为0.06,这说明模型有较好的拟合度。根据模型分析结果(见图2),可以发现,接触吸引、融入共享、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地方认同、旅游满意度的调整后方差分别为0.799、0.626、0.615、0.674、0.765,这说明相关自变量对这几个因变量的解释力均很高。通过分析图中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及P值,发现情感体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地方认同、旅游满意度均有正面效应,支持假设H1a、H1b、H1e。功能体验对地方认同、旅游满意度有正面效应,支持假设H1d、H1f;功能体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不呈现正向影响(β=-0.188,P<0.001),拒绝假设H1c。旅游满意度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地方认同有正面效应,支持假设H2a、H2b。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对接触吸引有正面效应,支持假设H4a;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对融入共享无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影响(P>0.05),拒绝假设H4b。地方认同对接触吸引、融入共享有正面效应,支持假设H4c、H4d。

172EA

为检验中介作用,采用Bootstrapping进行5000次重复抽样方法来检验(结果如表4)。旅游满意度在情感体验、功能体验和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地方认同之间都起中介作用,支持假设H3。对于H5假设而言,其中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在情感体验和接触吸引之间、旅游满意度和接触吸引之间呈现中介作用,且为正向效应;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在功能体验和接触吸引之间也呈现中介作用,但是路径系数为负数(β=-0.092),不呈现正向效应;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在情感体验和融入共享之间、功能体验和融入共享之间、旅游满意度和融入共享之间的中介效应在统计学意义上不显著(P>0.05),不呈现中介效应;地方认同在情感体验和接触吸引之间、情感体验和融入共享之间、功能体验和接触吸引之间、功能体验和融入共享之间、旅游满意度和接触吸引之间、旅游满意度和融入共享之间都呈现中介作用,且为正向效 应。对于H6假设而言,旅游满意度、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在情感体验、功能体验和接触吸引之间分别具有显著的链式中介效应;旅游满意度、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在情感体验、功能体验和融入共享之间的链式中介效应在统计学意义上不显著(P>0.05),不呈现链式中介效应;旅游满意度、地方认同在情感体验、功能体验和接触吸引、融入共享之间分别具有显著的链式中介效应。

9A36

1F87F

(三)模型结论与分析

游客在参与民族地区旅游中,促进各民族“三交”。该过程主要是通过游客获得旅游体验,感知旅游满意,而后形成认同,最后演化为游客的“三交”行为具象。就旅游满意度而言,相比功能体验,情感体验对满意度的正向影响更大。这反映出在民族地区旅游中,相比可进入性、经济性等“硬条件",游客更为注重民族地区旅游给自己带来的内心感受和情感反应,这为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弯道超越”提供启示。就旅游认同而言,功能体验并不能直接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这说明在旅游活动中游客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并不取决于当地的基本设施等,主要涉及情感反应和主观认知(即情感体验)。相对而言,游客,尤其是东部地区游客,其本身对民族地区有边疆、偏远等先验印象,对功能体验期待弱,因此功能体验并不正面影响他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对于地方认同,因为涉及到对该民族地区人文自然环境的期待,以及与该地方建立长久联系的可能,因此,情感体验和功能体验对地方认同有直接影响。就游客“三交”行为具象而言,在接触吸引层面,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和地方认同的影响程度相近,这说明游客越关注或越认同我们的多民族国家、多民族文化,就越愿意去了解、接触民族同胞,就越愿意与之互动交流。在融入共享层面,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并不能显著促进游客融入当地、共享当地社会生活,即难以“再地方化”。这好比不同地区的游客来到民族地区旅游,喜欢、参与、尊重各项民族活动,感受民族氛围,但并不意味着想长久融入当地,以至于在当地居住、结婚、生活等。对于这部分游客而言,到民族地区旅游是一种短暂脱离原有生活的过程,但不意味要融入当地。地方认同对融入共享有较大的影响力,认同当地的生活方式、理念等,就更加愿意或者乐于深度融入当地,共享当地生活,甚至在当地长期定居、通婚,成为当地的一份子。

五、研究讨论及展望

通过基于游客视角对旅游促进“三交”进行模型构建和分析,用数据分析方式揭示其内在机理。旅游促进“三交”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注意平衡、协调、推进3个关系(见图3):“平衡营利性与公益性、融合性的关系,协调求异性与共同性、统一性的关系,统筹推进体验性与互嵌性”,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

122F8

(一)研究讨论

1.平衡民族地区旅游活动营利性和旅游促进“三交”的公益性、融合性

旅游是促进各民族“三交”的有效途径,通过旅游活动,民族地区的风土人情被更多人所认识,主客双方得以相互接触、相互了解,甚至相互融合。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视角出发,应充分发挥旅游业作为平台和媒介的作用,展示更多免费、开放的旅游资源,提供更多互动的旅游场景,充分展示旅游活动在促进“三交”过程中的公益性、融合性。例如,云南西双版纳的泼水节作为一个大型节庆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当地居民的参与;杭州西湖作为5A级景区,免费对公众开放。与此同时,旅游也是一个产业,对游客来说,旅游是一种消费活动,需要有时间、有闲暇;对旅游从业者和旅游企业而言,开展旅游经营性活动需要盈利。因此,在发挥旅游促进“三交”作用的过程中,需要平衡旅游活动的营利性和旅游促进“三交”的公益性、融合性。首先,对于民族地区的旅游活动而言,应该将“旅游业促进‘三交’”放在第一位,凸显其作为引流、交流、推荐地方的平台性作用。应提供公益性的旅游景点,免费开放历史遗存、民族“三交”史等相关的历史馆、博物馆、展览馆等,开发亲民、有参与感的旅游活动,设计推出能够让广大当地居民和游客共同参与、互动的节庆、游园、赛事等活动,例如新疆和田夜市、贵州村超、天水麻辣烫等。这样,更多的游客和当地居民可以相互接触、相互了解,创造互嵌的社会空间。通过对各民族“三交”史的展示,让游客和当地居民都认识、体会自古以来的各民族间的交融,认识到中华文化是由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是各民族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整合的结晶。其次,旅游活动也应适当考虑营利性。旅游业常被称为无烟工业,对于旅游资源丰富的民族地区而言,旅游业是增加地方收入、提升地方经济的有效途径。然而,许多地方通过提高景点门票、宾馆餐饮价格等方式来增加收益。虽然这种做法在短期内可能提高旅游收益,但往往留下差的口碑,不利于当地旅游业长期健康的发展。民族地区旅游收入的提升应建立在游客流量的基础上,通过吸引大量游客来访,留住游客,提升重游度,提高游客消费意愿,从吃住行游购娱全方位提升旅游体验,让当地的上下游相关产业都能获得旅游收益,最大限度发挥旅游的杠杆效应。

2.协调民族地区旅游活动的求异性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共同性、统一性

游客到旅游目的地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求异",即去观看不同的景观、体验不同的感受。异质性是旅游活动的一大特征。特别是对于民族地区来说,游客被当地的少数民族文化和传统习俗所吸引,希望在民族地区体验原汁原味的民族传统和风情。目前,湘西的苗族装饰摄影和西藏的藏袍写真都已成为许多游客必体验的项目。然而,过于强调异质性可能会潜移默化地引发身份区分,以及不自然地强化族群身份认同等问题。因此,在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中,中华民族的共同性和统一性构成了大背景和基础,旅游的异质性应侧重于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大背景下的不同体验和感受。在民族地区的旅游活动中,需要强调中华民族共同体,反映出我们是一家人,“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各民族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我们不仅要说石榴籽,更要强调整个石榴。处理好民族地区旅游活动的求异性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共同性、统一性,关键在于:第一,在旅游产品开发中,要充分理解并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念。地方政府在旅游开发或旅游节庆的营造中,应充分考虑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在旅游线路、旅游景点、旅游设施、旅游宣传中突出共同性、统一性,展示各民族共同创造、发展、延续中华文化的理念。旅游企业在旅游产品,尤其是旅游演艺产品,如《印象刘三姐》《三亚千古情》等演艺舞台剧中,应突出各文化的交流,各民族的交融。各个旅游景点、产品,甚至是民族地区旅游目的地都是中华文化项链上的明珠,明珠虽耀眼,但项链的整体更重要。第二,多讲述“三交”故事,通过文物古迹、历史典故、文化遗存等,让游客在亲身参与中感受各民族在历史上的“三交”历程。无论是丝绸之路、汉藏走廊,还是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北魏孝文帝的移风易俗,抑或是“洛阳家家学胡乐”到“万里羌人尽汉歌”,都展示了历史上各民族“三交”的故事。在旅游开发中,要充分利用、讲述、阐释这些故事,让游客和当地居民都了解各民族交往的脉络和交融过程。而游客的异质性体验可以凸显在自然景观中,如西北的大漠孤烟直,广西的喀斯特地貌神奇壮观,西藏的世界屋脊,这些都可为游客带来耳目一新的体验,并增强他们对祖国的自豪感:这是地大物博的祖国,这是风光秀美、孕育了瑰丽的中华文明的祖国。

3.推进民族地区旅游活动的体验性与活动时空的互嵌性

旅游体验是旅游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游客通过获得良好的旅游体验,形成旅游满意度,构建认同感,并影响游客的“三交”行为具象。要促进旅游活动的参与感和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只有在深入体验中,游客才能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各民族的传统生活方式,洞察隐藏在生活表象下的中华文化内核,主客之间也才能更好地相互了解和融入。需要以游客体验为核心,推动民族地区旅游活动的生活化和日常化,例如天水的麻辣烫、丽江的旅居、海南的过冬等。将这些当地日常化的生活,通过旅游营销的推广和传播,让大量游客参与到民族地区的日常生活中,提升主客之间的互嵌性,让主客间在日常生活中的互动更多,相互扶持、相互交融。推进民族地区旅游活动的体验性和互嵌性,首先需要当地政府营造良好的旅游目的地氛围。需要明确的是,随着旅游活动,尤其是休闲业的蓬勃发展,并不一定非要依赖传统意义上的独一无二景观资源(如泰山、三亚等)才能吸引游客,良好的城市氛围、人间烟火、休闲生活等都能成为旅游的吸引物。例如,哈尔滨出圈,南方“小土豆”纷纷涌向“尔滨”;正定夜市的火爆,甚至有北京人连夜赶去参加;休闲露营也成为不少年轻人的选择。在互联网的加持下,地方旅游发展变得更加活跃,参与群体更加广泛,民族地区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进一步提升。因此,民族地区旅游发展,需要当地政府营造良好的旅游氛围,无论是旅游宣传、旅游接待、主客互动等方面,都需要当地政府全方位的统筹协调推进。其次,要通过旅游这个平台打造全员参与、主客共欢的场景。旅游不仅是游客的单方面行为,在民族地区旅游中应积极发动当地群众共同参与、互动,尤其是节庆活动、文化展演等,更需要当地群众的加入。主客之间良好的互动,能更好地促进相互理解和融入。第三,社会互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地方政府应积极为游客提供各项便利,进一步为游客提供生活、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的便利,让游客愿意留下、居住、生活,从而实现主客之间的真正融合,将短期的旅游活动互嵌转化为生活空间的互嵌。不少游客会在旅游过程中习惯当地生活、接受当地习俗,深度融入当地,形成生活、社交、居住的互嵌格局,有利于各族群众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游客和民族地区居民在交融互动中建立新的共生模式,形成相互习惯、互利互惠的交融关系。从有形的经济、商贸、服务活动进一步衍生到文化、思想、观念的交流,在交流中理解对方、了解对方,形成主客之间的良性互动和交融共生,建立起新的认同和共创模式,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研究展望

1.拓展旅游时空,促进主客交融

旅游促进各民族“三交”需充分运用各项措施,从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宣传,到旅游环境建设等方面,全方位提升旅游的时空体验。这其中尤其要注重最新技术和宣传手段的运用。旅游是从一个熟悉的空间到另一个陌生空间的转换,随着技术的进步,我们能否将陌生的空间带到“游客”面前,让神游成为现实,这是自古以来人们梦寐以求的体验。目前,参与度最广、传播最快的方式非短视频莫属。无论是草原局长的策马奔腾,还是纯洁无瑕的微笑丁真,抑或是河南文旅的“帅哥”策略,都随着短视频的传播而为全国人民所熟知。这些短视频让全国人民看到了当地的风景,了解了当地的风土人情,知晓了当地的生活方式,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对文化灿烂、地大物博的祖国的认同。因此,民族地区在推进旅游以促进“三交”的过程中,应多方位拓展旅游的时空范围。不仅限于线下,更应运用线上手段来提升本地区旅游的知名度,不断促进游客与当地居民之间的互动(尤其是网络互动),增强主客之间的联系。要充分利用短视频这一有效的信息传播方式:首先,可以通过地方“官微”和官方视频号进行推广。正如网友所形容的“官方下场了”,民族地区政府部门应推出一些群众喜闻乐见、高质量、具有强烈互动性的短视频。在短视频中,可以颠覆官方“一脸严肃”的形象,官员甚至可以亲自参与到视频中,推广旅游。例如,很多地方的文旅局局长亲自出马,推广宣传当地旅游资源;以 及“‘王心凌男孩’已成为镇长”的跳舞视频,不仅让我们认识了年轻一代基层官员的新形象,也让我们了解了四川乐山峨边彝族自治县。其次,要利用好短视频“UP主”的宣传推广作用。许多网络“大V”和“UP主”拥有众多关注者,能够产生良好的传播效应。这些短视频拍摄者展示了当地的风土人情,能让大众更好地了解和认识民族地区。再次,应充分重视游客拍摄的短视频的传播作用。游客的短视频可以直接从游客的角度展示民族地区。通过短视频,游客的体验和评价可以直接传递给亲朋好友和社会大众,使得这样的体验和感受更容易被接受和感染,从而有效促进民族地区情况的传播。此外,vlog、马蜂窝攻略、小红书游记等也是旅游信息传递的载体,是增进游客与当地居民了解的良好方式。

2.提升游客体验,做精做细旅游服务游客体验是旅游活动的核心要素,在民族地区旅游中更应该注重游客体验。然而,由于民族地区的客观现实条件,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理念往往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这可能导致游客的旅游体验不佳,从而不利于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此外,差的旅游体验可能会导致游客形成或固化负面印象,这也不利于各民族同胞之间的交往、交流和交融。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提升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在产品、资源和信息等方面的流动,从宏观上拓展地区间的信息流、产品流和文化流,加强区域间和族群间的交融与联系,缩小区域差异。进一步深化游客的旅游参与度,从多个方面入手,不断丰富旅游产品的类型,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让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能够领略民族地区的好山好水好人家。

首先,要开发参与性强、体验性高的旅游活动。以游客体验为核心,提升旅游品质,提高游客满意度。例如,可以多开展大众参与的节庆活动,开发可参与的旅游项目,如侗寨的高山流水敬酒礼仪,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游客抓稻田鸭、捕稻田鱼等活动,这些都是很好的参与性强、增进主客互动的旅游活动。同时,欢迎礼仪、辛勤劳作、热情好客等也展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品质。第二,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应形成优质旅游服务的理念,提供便捷的功能性服务,如便利的旅游交通、全面的旅游信息、优质的旅游住宿等。要注重游客的情感需求,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享受精神上的愉悦感和获得感,从而提升民族地区的旅游形象。第三,通过细致周到的旅游服务,让游客有宾至如归的感觉。游客在旅游中既能感受民族风情,又能体验舒适的旅游服务;既能寻找“真我”,又能感受到家一般的舒心和安心。在提升旅游认同感的同时,完成从“去地方化”到“再地方化”的过程。

3.强化国家感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地区多位于边境地带,当游客面对着国境线、界碑会形成强烈的中国人的身份认同和国家感知。民族地区要把握好这种旅游的区位优势,虽然有不一样的民族特色,但是都是中国人、都是中国心。要向游客全面阐释我国各民族同胞保卫国家的历史,要在游客个体间互动中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如佤族人民在抗击英国侵略者的《卡瓦十七王敬告祖国同胞书》所书“自昔远祖,世受中国册封,固守边疆,迄今千数百年,世传弗替。……则与汉大同而小异”“誓断头颅,不失守土之责”。

首先,为了提升国家意识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深入挖掘各民族“三交”互嵌的历史和文化旅游资源,提升游客对各民族“三交”的认识。通过各民族“三交”的历史故事、文化渊源、情感联系等,让游客在潜移默化中深化对各民族“三交”的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的认识。通过拓展民族地区的见闻,了解各民族交往的故事,如游牧地区和农耕地区之间贸易活动——茶马互市、张骞出使西域、唐与吐蕃“长庆会盟”等,更为深刻的了解各民族 “三交”过程,提升对“四个共同”的认识。其次,应提供多样化的呈现形式,对民族“三交”进行立体的形象化展示。游客在游览过程中,不仅需要表面的了解,更需要沉浸式的体验。通过舞台化、场景化、故事化的叙事手法,展现各民族“三交”的关键节点和事件,给游客留下更深刻、难忘的印象。

来源期刊: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