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李俊清丨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现代化:价值 、目标与着力点

发布日期:2024-01-03  来源: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点击量:

李俊清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国家安全研究院执行院长)

一个社会,要形成和保持一定的社会秩序,就必须有一定形式的社会管理。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社会管理,从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治理”这一重大命题,标志着我国社会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与创新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反映的却是对社会运行规律和治理规律认识的深化,体现的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加剧了治理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现代化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治理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大局的安全和稳定。

一、充分认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所谓“民族地区”,指的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自治地方。目前,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共计155个,其中包括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从更宽泛的意义上而言,也包括云南省、贵州省和青海省3个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省。民族地区地域辽阔,大多处于边疆地区、边远地区,既是国防的前线、开放的前沿,也是“三股势力”渗透、活动的重点地区,民族地区社会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对其社会治理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要有充分的认识。

第一,独特的地缘特征带来的治理挑战。民族地区大多处于边疆地区,我国与14个国家接壤,有2.2万千米的陆地边境线,其中有1.9万千米在民族地区,沿边分布着9个省(自治区)140个陆地边境县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58个边境团场。占全国国土总面积64%的民族自治地方,绝大多数位于边疆地区。在55个少数民族中,有30余个与境外的一些民族为同一民族跨国界线相邻而居。边疆地区是国家安全屏障的第一道防线,是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的前沿阵地,对整个国家稳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俄乌战争等地缘冲突带来国际政治、经济、安全等格局深刻调整,世界进入大动荡、大变革、大调整期,境外反华势力在涉疆、涉藏、涉蒙等问题上频频向我国发难,处心积虑地利用所谓“民族”“宗教”“人权”等问题,对我国进行渗透、分裂、破坏和颠覆活动实现边疆长治久安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第二,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存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困难和风险增多。由于历史、地理、自然条件等原因,民族地区整体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新时代十年,民族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生态屏障更加牢固,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夺取了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与全国其他地区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了举世嘱目的伟大成就。同时也应该看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边疆地区仍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点、难点、短板,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2023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从全国来看,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最艰巨的任务在一些边疆民族地区。这些边疆民族地区在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能掉队”①。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经济问题容易变成影响民族地区稳定和民族关系的重要因素,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深刻关联着国家安全利益。

第三,意识形态安全风险不可小劇。作为维护国家政权的思想根基,意识形态历来与民族问题联系紧密,甚至是关键的一环。从国际看,长期以来,国际敌对势力从未放弃肢解、分裂中国的企图,他们蓄意挑拨我国各民族之间的亲密关系,想方设法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和围堵,同我国争夺人心、争夺阵地,“三股势力”对国家安全的威胁不断加剧,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思想境外有种子、境内有土壤、网上有市场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从国内看,当今中国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交汇期,各种思想杂陈多样,意识形态领域局部多元多样多变的趋势明显。民族分裂主义意识形态作为一套危害国家认同、分裂国家的思想体系,是“多民族国家的国家统一面临的最大内生性威胁,既危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也破坏国家认同”②。由于民族地区,特别是边疆民族地区战略地位重要、历史文化独特,历来是意识形态渗透和争夺的复杂区域。当前,民族领域意识形态总体是安全的,不过,意识形态风险依然存在。比如,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基层实践与民族研究存在认识偏差;虚无主义错误思潮歪曲和解构中华民族发展历史;大汉族主义与地方民族主义错误思想渗透等,民族地区意识形态面对的形势依然复杂,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

二、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目标导向

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与国家社会治理之间存在着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就特殊性而言,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的核心任务就是引导人民坚定国家认同,目标导向和价值引领就是使多元主体形成理念共识、目标共识、行动共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国家治理现代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两大基础性工作。③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审古今之变、察时代之势作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并反复强调这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在考察内蒙古和听取新疆工作汇报时,又进一步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要求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抓实。这是从“两个大局”高度作出的重大战略考量,对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工作具有定向引航的重要指导意义。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以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程为基础,伴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提出来的重大战略举措,目的是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民族思想上的自觉认同。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发展,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民族实体,是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血脉相连、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层面最高的社会归属感、面向世界的文化归属感,是国家认同、民族交融的情感纽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民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④这是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的思想共识、情感共鸣与理念共振。

突出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就是要使之贯穿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全领域、全方面、全过程。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都要紧紧围绕、毫不偏离这条主线。这就意味着,在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必须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抓实。要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改进民族工作,无论是出台法律法规还是政策措施,都要把是否有利于强化中华民族的共同性、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首要考虑,引导各民族始终把中华民族利益放在首位,本民族意识要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语言通则信息通,信息通则情感通,情感通则心灵通,要坚定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逐步提高群众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和能力,更好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团结统一。文物和文化遗产是历史发展的真实写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替代的文化资源,要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宗教观,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要抓住青少年阶段的“拔节孕穗期”,加强对青少年的现代文明教育、科普教育,引导他们积极融入现代文明生活,自觉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热爱者、建设者、捍卫者。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然要求,要积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提高人口和产业聚集度,加快建设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

三、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着力点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⑤民族地区是我国社会矛盾和冲突的高发区,其治理又与一般社会治理有着明显的不同,政、教、礼、法的力量存在一定的博奕。⑥因此,推进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第一,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国家安全全局,创造性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破解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的难题、推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核心指向是社会稳定、长治久安和国家统一,关涉到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特别要坚决防范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分裂活动、宗教极端活动,严密防范和抵御敌对势力的渗透、颠覆、破坏活动。守好意识形态阵地,积极稳妥处理涉民族因素的意识形态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坚定不移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推进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风险隐患体制机制建设,妥善开展风险处置,发现在早、处置在小,提高防范化解风险隐患能力,坚决防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

第二,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党的二十大将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这一命题放置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重大战略命题下,强调“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推进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现代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向更具凝聚力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提升。“共治”理论是中国特色治理理论创新,强调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个主体进行协商共同参与对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治理。

第三,坚持“法治化”原则。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面对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复杂而艰巨的任务,更需要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化轨道上推进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现代化。一方面,要加强法治建设,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另一方面,要推进全民守法,加强法治宣传教育,不断提升全民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让法治成为全民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民族事务是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尤其要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依法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依法妥善处理涉民族因素的案事件,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谁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用法律保障民族团结,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基础。

第四,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六个必须坚持”,其中第一条就是“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的现代化为中心的全面现代化,坚持人民至上是推进地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对过上更好生活有着新的期待,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黄特别是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着力解决好交通、住房、教育、医疗、生态环境等人民群众十分关切的民生问题,扎实推进实现共同富裕,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使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凝聚起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

参考文献:

①新华社:《习近平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 把握战略定位坚持绿色发展 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 蔡奇陪同考察》,《光明日报》2023年6月9日,第01版。

②梁靖:《新疆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新疆大学,2017年。

③高永久、邢艺譞:《国家治理现代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系—基于国家认同的研究视角》,《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

④新华社:《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李克强主持 栗战书王沪宁赵乐际韩正出席 汪洋讲话》,《中国民族报》2021年8月29日,第01B版。

⑤新华社:《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李克强张德江侖正声王岐山张高丽出席开班式 刘云山主持开班式》,《光明日报》2014年2月18日,第01版。

⑥漆彦忠:《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模式变迁与有效治理—从“礼治”到“善治”》,《广西民族研究》2019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