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祁进玉,1970年9月生,土族,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人。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央民族大学教代会主席团常务副主席、中国民族学学会常务理事兼副会长、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民族学学会东北亚民族文化研究会秘书长、中国民族学学会生态民族学专委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人口较少民族研究专委会常务理事、Journal of Multiculture and Education刊物国际编委(韩国)。
研究领域:西北民族社区文化研究;教育人类学;族群性与社会认同;生态人类学/民族学;东北亚跨文化比较;世界民族与文化研究等领域
学术研究:主持并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国家民委教改项目、国家软科学项目、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项目、(教育部)荣达教育基金课题、国家社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国家民委科研课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等8项。发表中国民族教育研究百年回顾与前瞻,《民族教育研究》2021年第3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凝聚文化认同,《人民日报》2021年4月12日;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异地安置与适应,《民族研究》2020年第4期(第一作者);全球在地化与流动性:亚洲共同体意识及其展望,《西北民族研究》2020年第2期(第一作者);全球化时代物的流动与明太鱼:一种理解东北亚地域社会互动的符号,《青海民族研究》2020年第1期(第一作者);定居牧民的宗教生活与社会适应性调查研究——以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大武镇为例,《青海民族研究》2018年第2期(第一作者);回顾与思考:民族文化有效传承、保护与发展——兼论关于土族语新创文字的讨论,《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18年第1期(第一作者);中国的民族识别与民族分类学体系化初探,《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16年第4期;文化与宗教的多元认同——以土族民间信仰的萨满教遗俗“孛”为例,《世界宗教文化》2016年第3期;藏传佛教传入河湟土族地区的影响及其后果——兼论游牧与农业地域社会的政治、文化与宗教互动,《中国藏学》2015年第4期;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的社会适应与社区文化重建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15年第3期;‘Ecological migration’and cultural adaption: A case study of the Sanjiangyuan Nature Reserve, Qinghai Province, Edited by James Miller,Dan Smyer Yu and Peter van der Veer, Religion and Ecological Sustainability in China,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14.pp181-194.;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民族认同观与国家认同观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2014年第6期;名从主人:20世纪50年代土族民族识别的口述史研究,《西北民族研究》2014年第4期;东北亚文化经济共同体的构想、路径与展望,《世界民族》2012年第3期;青海藏区民族关系追踪研究——以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等多项代表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