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研究团队 -> 国家安全技术 -> 正文

赵小兵

发布日期:2025-04-13  来源:   点击量:



赵小兵,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教育部语信司、国家民委教育司与中央民族大学共建“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民族语言中心”主任、中央民族大学国家安全研究院语言信息安全研究中心主任; 北京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国家民委突出贡献专家。国家语委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国家信标委(SAC、TC28)第十四届字符集与编码分委会(SC2)委员;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民族语文现代化专委会主任;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多语种智能信息处理专委会副主任兼语言资源与技术评测工作委员会主任; 中国中文信息学会民族语文信息处理专委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数据》“多语种智能信息处理数据集专刊”副主编、“藏语智能信息处理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青海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北京外国语大学主办)编委、国际期刊《Machine translation》专刊“低资源语言机器翻译”编委等。

研究领域:自然语言处理、国家安全技术(语言信息安全)

学术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民汉跨语言社会舆情综合分析关键技术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多民族语言<十三经>跨学科研究及数据库建设》等各类科研项目31项;发表 SCI、EI期刊、北大核刊、CSSCI核心期刊论文等178篇、总被引974次;出版学术专著8部;获国家发明专利17项、软件著作权5 项;获国家民委优秀成果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19项;开发并完成成果转化的软件系统13项;构建民族语言语料库和知识库10余种;推动并领导了国内“1+6”所高校的民族语言资源联盟体系建设,作为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民族语言中心负责人创新性地提出了与地方民族院校共建研究合作联盟机制的发展思路,并相继与新疆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新疆大学、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等共建6个研究基地,已初步形成了国家民族语言资源联盟体系,实现民族语言资源“共建、共享”;创新性地推动了国内少数民族语言信息处理技术评测工作的落地实施,负责并组织了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全国第一届(2017)、第二届(2019)少数民族语文分词技术公共评测和2023年度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多语种图像描述生成评测”工作,在学界享有良好的口碑和影响力。

招生方向:博士招生:计算语言学(学博,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国家安全技术(语言信息安全)(学博,国家安全研究院);硕士招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硕,信息工程学院)、国家安全技术(语言信息安全)(学硕,国家安全研究院)、电子信息计算机应用方向(专硕,信息工程学院)。

联系方式nmzxb_cn@163.com

下一条:翁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