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气候环境报刊资料选编(全十册)
编著者:周琼、施磊 主编
ISBN:978-7-5013-7604-9
定价:8000元
装帧:精装 16开
出版时间:2024年10月
所属分类:民国文献资料丛编
内容简介
《近代气候环境报刊资料选编》收录了从大约二百种期刊、报纸中析出的气候环境史方面的单篇文章。这些资料原是《近代环境史资料汇编》出版规划中的一部分,考虑到专题析出文献整理、编排的特点,同时为了更好地体现文献专题整理的价值,便于读者使用,特将这部分析出文献单独成书。本书按照文献的内容主题对其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分类,分为以下二十五类:气象气候综论、中国气候概况、气候要素、气象灾害、天气谚语、观测与预报、气象事业、气候与天文、气候与地理、气候与水文、气候与历史、气候与文化、气候与生物、气候与动物、气候与人体健康、气候与人类、气候与社会、气候与生活、气候与摄影、气候与农林业、气候与工商业、气候与军事、气候与航空、中国区域气候、国外气候。其中,“气候要素”一类包括日照、平流层、大气、风、云、雾、霜、雨、雪、虹、电气与气空这些要素的资料;“中国区域气候”一类包括综合类与北京、山西、江苏、浙江、山东、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西藏、山西、甘肃、新疆、台湾十五个地区的相关资料。
气象学专家或相关工作人员发表的这些文章从气候要素和相关理论、中国历史气候沿革、现实气象事业发展等角度,对气候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等进行了研究与评价。这些资料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系统性,还包含了大量真实可信的观测数据,能够为气候环境史、气象科技史等学科的研究与发展提供资料,体现了环境史与多学科交叉的学术特点,是对之前出版成果的有力补充。
作者简介
周琼,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环境史、灾害史、灾害文化、生态文明、边疆生态安全等问题的研究,注重环境史史料学建设,是《(新编)中国通史》纂修工程审读委员会中国环境史卷审读专家、澜湄合作公众环境教育指导专家等。担任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环境史研究中心主任、“三交史”数据库中心主任。兼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林学会林业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项,出版著作6部,主编环境史、生态文明史资料12部,在《民族研究》《清华大学学报》《清史研究》《史学集刊》等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是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灾害文化数据库建设”(17ZDA158)首席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清前期重大自然灾害与救灾机制研究》《清代云南瘴气与生态变迁研究》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清代云南瘴气与生态变迁研究》《乾隆朝“以工代赈”制度研究》获云南省第12届(2008)、第16届(2012)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论文《一条应受关注的藏区环境史料述论》获云南省2012年高校古籍整理研究第二届优秀成果一等奖。2022年编著出版的《中国环境史纲》获2024年北京市优质教材。
序 言
生態文明時代的來臨,彰顯出環境史學巨大的學術價值及現實意義。環境史對環境中存在的生命與非生命的關懷,對生物與非生物要素(個體、群體)發展歷程及其相互影響關係史的關注,使其研究議題及研究内容具有多樣性、豐富性及複雜性等特點。對歷史時期環境變遷規律、特點及趨勢的研究,對不同朝代環境保護經驗及生態破壞教訓的總結及提煉,對不同時期的環境思想、生態文化的探索及思考,既能爲現當代環境治理、生態恢復、生態制度建設提供有益借鑒,也使環境史這門既年輕(指環境史的學術研究及學科建設等方面)又古老(指史料記載及環境思想等)的歷史學分支學科的建設及話語權建構充滿了魅力及挑戰。史料是歷史學存在的基礎及保障,環境史史料學的建構及理論探討、具體案例研究等,無疑是這門與人類的生存發展息息相關的、被稱爲“顯學”的人文學科在初建階段必須要考慮及推進的工作。
近代環境史是中國環境史研究中最薄弱的部分,這又與史料的繁雜、分散及其選擇、分類、真僞考量等基礎問題尚未明確有密切關係。因此,針對近代環境史史料學的基本問題及其内容、特點、規律等,不僅需要推進系統的學術研究,更需要進行系統的史料整理,對近代紛繁複雜的史料進行分類、比對、考訂,選擇最佳、最確切的樣本加以呈現,以期在一定程度上展現近代環境史的面貌。系統整理并影印出版環境史史料,不僅將對初學者、入門者起到積極的引領作用,也會令研究者獲得衆史料在手的輕鬆愉悦感。此即《近代環境史資料彙編》整理出版的初衷及目的。本文擬在史料學視野下,以《近代環境史資料彙編》的編撰爲切入點,對近代中國環境史史料學的基本問題進行初步的探討,希望達到拋磚引玉之功效。
一、中國環境史史料學構建與發展的必要性
近三十年來,中國環境史學的發展及不斷涌現的研究成果,推動着中國環境史史料學構建與發展的前行步伐。
(一)國外環境史學的發展及其成果的“中國化”
國外環境史及國際中國環境史的研究,在環境危機中拉開了新學科新征程的起點,引領并激發了中國環境史學的蓬勃興起。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一系列因環境危機促發的學術研究成果的問世及環保運動、環保思潮的興起,使一個具有明確稱謂的史學新學科——“環境史”在歐美横空出世,并日益多元化地發展起來。八九十年代後,中國環境史在環境保護的旗幟下起步,以中國臺灣劉翠溶先生爲首的學者,在研究中開始使用名稱明確的“環境史”概念。第一本環境史論文集《積漸所至:中國環境史論文集》的出版,把“環境史”的名稱及概念嵌入到中國學界,學科由是發端。一批具有國際學術視域的學者,開始關注國際環境史學的發展狀况,中國内地學界開始出現以譯介國外學者環境史名著爲發端的成果。
首先,一批從事世界史研究的中國環境史學者,通過出版著作或在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將國外環境史研究的代表性成果推介到中國,其中以侯文蕙、高岱、曾華璧、包茂紅、梅雪芹、付成雙、高國榮、侯深、費晟等學者爲代表,他們對國外環境史研究的理論、方法、學科歸屬、學科建設及學術理路等基礎問題,進行了推介、研究和探討,也對中國環境史的理論及方法進行了深入的探究,促進了中國環境史學的興起及發展。
其次,國外漢學研究者對中國環境史的專業性研究成果促進了中國環境史學的産生及發展。代表性成果有英國歷史學家伊懋可(Mark Elvin)的《大象的退却:一部中國環境史》(The Retreat of the Elephants: An Environmental History of China),美國歷史學家馬立博(Robert B. Marks)的《中國環境史:從史前到現代》(China: Its Environment and History)和《虎、米、絲、泥:帝制晚期華南的環境與經濟》(Tigers, Rice, Silk, and Silt: Environment and Economy in Late Imperial South China),穆盛博(Micah S .Muscolino)的《中國的戰争生態學:河南、黄河及其他(1938—1950)》(The Ecology of War in China Henan Province,the Yellow River, and Beyond,1938—1950)和《近代中國的漁業戰争和環境變化》(Fishing Wars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in Late Imperial and Modern China)。這些著作以不一樣的視域及關注點,比如目前人們比較推崇的宏大叙事及長時段視角,對中國環境史尤其是史學體系、人口、移民、物種、戰争與環境等重點問題進行關注及探討,推動了中國環境史學的誕生、構建及發展。
上述成果對亟待發展的中國環境史學而言,無疑是久旱之甘霖,一經問世,不僅引發了持久的關注及研討,很多高校及研究機構還把國外其他的環境史名著,作爲環境史研究生課程的必讀書或討論課的經典著作。這些成果的研究視域、理念、主題及理論、方法、路徑等,被借鑒到中國環境史學的研究中,啓發了國内學者,推動了國内環境史學的發展,并逐漸與中國傳統環境變遷歷史及思想交融,出現了“中國化”的現象,尤其是促使一批年輕且頗具新鋭及跨學科理念的被稱爲“少壯派”的環境史學者,紛紛投入到環境史研究中。部分青年學者由此産生了“中國學人書寫中國環境史”的思想,他們懷着濃厚的愛國情懷和真摯的學術情感,呼唤中國環境史學科的建設及學術話語權的構建。
(二)中國環境史學的早期發展與史料學學科基礎的積纍
中國學者的環境史學研究,大多從中國傳統歷史的本體論出發,具有濃郁的傳統史學特色和時代學科特色。
首先是學界對中國環境史的理論、方法及具體問題展開了系統、深入的研究。劉翠溶、王利華、夏明方、藍勇、鈔曉鴻、余新忠、景愛和筆者等人,對中國環境史的定義、研究對象、學術理路、學科内涵及其相關理論問題的研究及探討,對中國環境史學科的建設及學術話語的構建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中國區域環境史、斷代環境史的研究成果也呈現出日新月异的盛况。不同研究者從不同視角、運用多學科方法推出的成果,引領着中國環境史學的新問題、新領域,以王子今、尹紹亭、韓茂莉、王建革、趙珍、徐建平、張景平、韓昭慶、滕海鍵等爲代表的學者,以斷代、區域環境史爲主題開展研究,對中國古代到近現代的具體環境問題進行了深度研討。二〇〇五年以後,中國環境史研究猶如雨後春笋般迅速發展,二〇一〇年以後,環境史學者群不斷擴大,環境史作爲歷史學中實踐跨學科研究方法的新興分支學科,表現出强勁且旺盛的生命力。僅十餘年的時間,研究成果便蔚爲大觀,覆蓋了中國古代不同的時期、中國疆域不同的區域,遍及區域環境史、斷代環境史、環境思想史、環境制度史、戰争環境史、環境保護史、海洋環境史、城市環境史、環境灾害史、環境疾病史、考古環境史和特殊物種的環境變遷史等領域。其中尤以王利華、胡梧挺等人的《論題:上古生態環境史研究與傳世文獻的利用》 和鈔曉鴻的《文獻與環境史研究》等爲代表。
其次是環境史研究機構及人才培養體系的建立。伴隨着環境史研究的蓬勃開展、成果的不斷問世,一些高校和科研單位,如南開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科院等,相繼建立了環境史研究機構,培養了一批批環境史人才,不僅推動了中國環境史具體問題的深入研究,也推進了中國環境史學科的建設及話語權的建構進程。隨着環境史專業研究機構的建立及其學術活動的開展,與之匹配的人才培養體系也初步建立起來,新型的環境史人才逐漸在學界嶄露頭角,漸成氣候,其成果以視角新穎獨到、理論思維宏富開放、技能嫻熟專業及跨學科的研究方法而在學界獨領風騷。
環境史研究的魅力,在於其涉及論題的多元性、複雜性及研究方法的交叉性、綜合性。正因如此,環境史研究纔一直面臨學科屬性、定位和面嚮界域模糊的諸多争議。雖然很多學者對此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且研究結論極富啓迪性,但在一定範疇内,無處不在的“環境”仍然會被誤認爲一個包含一切問題和所有領域的“大籮筐”,環境史的很多研究主題也成爲一個個交叉、根植乃至深入於各學科内部的命題,與此相關的環境史史料,更是紛繁複雜。對於什麽樣的資料可以作爲環境史史料,文字還是圖像、文本還是實物、文獻還是音像等諸多問題,不少學者進行過探討,研究思路及觀點發人深思。當然,要解决這些問題及疑慮,從源頭深入無疑是最好的路徑。因此,搜集、整理、解讀環境史史料,通過對環境史史料的梳理研究,反映環境變遷歷史的原因、過程、結果、特點及趨勢等,探究環境史學的屬性、研究對象、目的、邏輯規律及其與“環境”的内在聯繫,進一步明確環境史的要旨及内涵,就成爲目前環境史學,尤其是環境史史料學必須要完成的任務。
早在二〇〇二年博士論文寫作過程中,筆者就關注到地方志中被閑置甚至被認爲無用的物産志及武備志的史料,意識到這些史料是地方和區域生態環境狀况及其變遷歷史最爲重要的史據,於是小心翼翼地拉開因無人翻閲而粘連在一起的方志抄本,并完整地摘録下來,開始了對相關史料的關注及搜集、整理。筆者在對武備志中的環境史史料進行分析後,提取了其中的環境史信息,結合其他思考,相繼完成了幾篇論文,開始了在環境史史料學領域的初步探索。
自二〇一〇年以來,筆者在給研究生開設的課程中,將“環境史史料專題”列爲環境史方嚮研究生的基礎必修課,開始了對環境史史料學的系統性探索,其後,又將其確定爲二〇一四年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的主攻方嚮。這初步展現了筆者團隊對環境史史料學基本問題和脉絡的思考,以及對具體問題的研究、探討。
隨後,筆者在環境史的學術研究及人才培養中,不斷嚮國内外同行專家學習,舉辦了以環境史史料學爲主題的學術會議,出版了論文集。二〇一五年後,隨着研究視野轉嚮當代環境史生態文明建設項目的研究,筆者開始帶領團隊成員進行當代環境史史料的整理及出版,力圖使其對環境史的學習和研究發揮經世致用之功。
筆者團隊在環境史史料學的建設中做了一些基礎性、起步性的積纍工作,雖然這些工作主要針對雲南地區的史料,但是對環境史史料的分類、選擇、則例、考訂及研究的基本問題,都有了初步的思考及探討,對其他區域及整體環境史史料學的系統研究及深入探討無疑具有拋磚引玉之功效。
與此同時,國内許多高校的環境史研究團隊,如南開大學王利華先生團隊、厦門大學鈔曉鴻先生團隊、中國人民大學夏明方先生團隊等在環境史人才培養中,極爲注重史料學基礎知識及研究技能的培養,環境史學界由此增添了許多成果,中國環境史史料學的學科基礎得以不斷積纍。
(三)發展中的中國環境史學呼唤環境史史料學
隨着當下新興學科不斷涌現、學科整合及其高水準建設目標的凸顯,“新文科”備受矚目,跨學科、交叉學科以更新的内涵及界域,再次衝擊着學界。傳統學科如何實現轉型及發展,學者如何做出適應新時代的創新性研究成果,成爲學界積極思考及探索的問題。方興未艾的中國環境史學,既具有傳統學科的優勢及特點,也具有資鑒當前國家生態文明建設暨承擔服務國家生態文明戰略目標的史學新學科特點,無疑成爲“新文科”建設及發展中的代表性試點領域。
史料學作爲歷史學存在及發展的根本性、基礎性問題,其價值及作用已無需贅述。對於任何歷史學分支學科而言,史料學的建設都是學科構建之初便亟待進行及發展的基礎領域。無疑,環境史史料的搜集、整理和理論研究,已成爲支撑及推動環境史學科建設、轉型及發展的根基。
然而,隨着學科建設及學術研究的深入,一個嚴峻的問題出現在中國環境史學者面前:縱觀當前中國環境史學界的研究及對熱點問題的討論,不僅没有環境史史料的整理成果,而且没有對環境史史料學的理論及方法進行研究及探討的論著,環境史史料學幾乎無人問津。顯然,與中國環境史研究取得的顯著成就相比,環境史史料的整理和研究則略顯滯後。環境史史料學成爲“熱鬧”的中國環境史學中的“僻静”之所,這與中國環境史學科的整體發展及研究需求極不相稱。
於是,環境史史料學作爲環境史這門年輕學科發展中必須面對的基礎性領域,成爲其學科建設與發展框架中必須要考慮及安置的問題。在環境史學科建設中出現了一個有趣的逆史學發展規律的現象,即不是史料學積纍發展到一定程度後推進史學的深入發展,而是史學研究的深入展開迫切需要史料學發揮其支撑性及基礎性的作用。因此,環境史史料學到了其應該承擔起自己的學科責任及使命的時刻——環境史學呼唤環境史史料學的産生及發展。
如何在中國傳統史料學的基礎上,使其既能表現交叉學科、跨學科特點,又能奠定新學科研究基礎及發展方嚮,真正展現“新文科”的内涵及特色,就成爲中國環境史史料學建構及發展必須要關注及解决的問題。正如筆者數年前所言:“以傳統史料學爲基礎,兼顧環境史的學科特點、研究視域所賦予的要求,注重環境史發展變遷的區域性、民族性特點,在不同時代、不同區域環境史具體問題的研究中,恰當把握及應用文獻史料、考古資料、非文字資料、實地調查資料,在多學科交叉法的基礎上發掘及應用更廣泛、深入的跨學科史料,建立起完整、系統的環境史史料學,環境史研究纔能建立在可靠、可行的基礎上,真正意義上的環境史學科的構建纔能成爲可能。”
環境史史料的搜集、整理及研究工作被置於學科建設最基礎問題的層域内,受到了特别的關注及重視。關於環境史史料理論問題的探討也被提上研究日程,成果不斷。環境史史料的類型、内涵、整理、解讀及運用,尤其是史料分類放置的問題,更是見仁見智。這在環境史學科話語建構的層面上,具備了開展環境史史料收集整理的學理基礎及實踐價值。
因此,衹有融通人文社會科學及自然科學的環境内涵,建構真正意義上的“環境史”史料分類及其基本架構,真正將多學科視域中反映環境變遷價值的資料、數據、研究結論等納入史料範疇,不同學科的史料相互補充、印證甚至糾謬,發揮多學科史料的價值,纔能把環境史學的研究推嚮深入及系統,從而在史料搜集整理的基礎上,研究各地環境發展變遷的脉絡,展現環境史作爲“新文科”最本質的特徵——交叉性和跨學科性,使很多分散在不同學科且彼此間很難貫通、無法整合成完整知識的資料,在環境史的學科視域中整合、凝結起來。
二、中國近代環境史史料的特點及價值
區域或斷代環境史史料的搜集、整理及研究,是環境史史料學建設中最具有操作性及完成可能性的基礎領域。目前,對中國環境史史料的零星解讀及運用(研究),多集中於先秦、唐宋和明清幾個時段的正史、方志、檔案等文獻史料,出土文獻中的環境史史料也被提取、運用,其中的大部分史料具有中國傳統史料分散及文字記載簡約的特點,能夠反應環境在人口增加及工礦業、農業發展影響下出現的單一、綫性的變遷,但也因爲受限於這一特點,而無法量化,也不能準確反映環境存在及變遷維度的複雜性。因此,中國古代環境史史料的整理、出版工作一直停滯不前。
中國近代史是一段屈辱、奮争、自强的歷史,也是社會生産、生活及環境發生劇烈變遷的時期。近代科技的傳播、運用及發展,徹底改變了傳統中國的歷史發展態勢及歷史場景的呈現面貌,也改變了自然及環境演替、變遷的規律及面貌,近代環境史以迥异於傳統的態勢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一方面,生態系統退化、環境資源壓力脅迫社會轉型、經濟變革;另一方面,資本、科技、工業、市場逐漸成爲環境變遷的重要(甚至主要)社會驅動力,不斷以新的方式、情態、規模和速率驅動資源開發、環境改造并且造成新的生態問題。”
在近代中國這一新舊交替的特殊時期留存下來的環境史史料,其形式、類型、内容、數量,既繼承了傳統環境史史料的特點,也具有全新的、對後世史料傳承産生巨大影響的特點:
其一,史料的類型、載體豐富多樣。尤其是近代印刷術的推進及影音技術的傳入與發展,使史料的形象性、直觀性、快捷性的特點凸顯。
其二,隨着新文化運動及新史學的迅猛發展,史料的内涵及外延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原來不被作爲史料的内容及記載,開始進入歷史學研究者的視域;一些不被傳統史料記載者關注及看重的内容,被新史學推重及倡導。於是,有别於傳統文獻史料的回憶録(電影或紀録片等影音資料)、個人傳記等新型史料進入歷史學研究者的使用範圍。
其三,近代科技的發展及研究、觀測機構及站點的建立,使環境史史料的記録開始改變傳統文本記載模糊、簡約的態勢,逐步具有清晰、準確的數據性特點。如民國年間氣象觀測所(站)、植物及微生物調查所等機構及環境信息搜集點的建立,使近代環境史史料的類型也由此變得多元、立體起來,部分近代科技支撑下形成的觀測史料已經可以爲量化史學在某些領域的研究提供支撑。
其四,在中國傳統的天地人觀念中,環境及生態的内涵一直都在史家關注及思考的範疇内,近代邊疆危機及國際力量的介入,使環境史資料的搜集、記録及積纍更加普遍,近代環境史史料開始變得“海量”起來,使近代環境史學的研究具有無限的可能及無窮的魅力。
中國近代環境史史料在學術研究及現實運用中具有重要的價值:
第一,近代環境史史料的記載及傳承具有承上啓下的作用。從記載類别上看,近代環境史史料繼承了中國傳統史料具有的氣候、天文、地理、山川、河湖井泉、水利、氣象灾异、農墾、物産(資源類型)、疾病等基本内容,也新增了交通設施、經濟物種引入、醫療衛生、實業發展等内容,也有民國政府主導的植樹造林、水利工程建設等方面的内容。從載體形態上看,近代環境史史料繼承了傳統的文本、曲藝、實物記載的方式,也新增了紀録片、電影等影音記録及傳承的方式,使得史料記録保存的内容極速增長。從反映内容上看,近代環境史史料既有區域環境狀况及其變遷原因、結果,以及環境思想、環境制度、環境保護及修復措施等方面的信息,也有關於當時環境司法、環境灾害、荒漠化、作爲資源的水及其環境、環境治理等方面的相關記載。
第二,近代環境史史料爲編撰“近代環境史”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史料的直接價值就是歷史的憑證,近代環境史史料不僅有詳細的區域性環境信息,也有宏觀的、國家整體層面的環境决策及對環境變遷信息的統計、記録,爲中國近代整體環境史、區域環境史的撰寫提供了史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第三,近代環境史史料類型繁多、内容龐雜,能反映近代環境變遷的複雜面貌,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支撑近代環境變遷的多種面嚮,對學術研究起到積極作用。史料記載類型及載體日趨豐富,尤其是近代造紙及印刷技術的飛速發展,爲史料的巨量記載提供了可能,人們親見親歷的、新聞報導的各種信息都得到了有效記載,成爲區域性環境變遷的重要史料,爲各種層面的學術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撑。
第四,近代環境問題的史料對解决現實環境問題具有極大的資鑒作用。近代繁雜的環境史史料中,有很多環境灾害的原因、過程及影響的詳細記載,以及很多關於區域性環境史問題發生的自然、人爲原因及具體解决方式的記載,可以從中找到解决現實中類似環境問題的途徑及經驗,獲得新思路、新啓迪。
第五,繁複雜亂的近代環境史史料真僞難辨,成爲近代環境史史料學産生及存在的前提。近代科技的引入及運用讓自然環境發生了史無前例甚至無法逆轉的變化。這些變化都以不同的方式記録在了不同載體、形式及類型的資料中。以文本、影音、藝術等形式留存下來的資料,都成爲中國近代史研究的依據,當然也成爲中國近代環境史研究不可或缺的史料。對這些史料進行選擇、甄别、考訂,使其成爲學術研究及教育教學可利用的史料,就成爲近代史料學、近代環境史史料學必須解决的問題。
三、《近代環境史資料彙編》的形成及文獻價值
晚清、民國時期,中國的被動近代化促使近代環境變遷的動因及面嚮豐富多彩起來。然而,迄今爲止,近代環境史學的研究成果寥寥無幾。這不僅與近代環境變遷面嚮及維度豐富多樣而導致的研究難度密切相關,更是因爲近代環境史史料繁蕪叢雜,未能得到有效的研究和利用。近代環境史史料的搜集、整理及考證、辨析成果較少,也缺乏從理論上對史料價值、特點、範疇及優劣等進行系統深入探討的成果。比如,近代很多環境史史料魚龍混雜、真僞難辨,史料邊界極其模糊、似是而非,缺乏傳統史學視野下經挑選、整理、精煉過的史料記載的類目及内容。某些具有環境要素的史料,大多是出於考察、旅游等偶然需求或在地方志的物産資料中的零星記載,缺乏對某個環境要素的系統、延展性記載,使研究者無從下手,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着中國近代環境史研究的深入推進,也制約着中國近代環境史研究的本土化推進及國際化發展水準的提高。
鑒於此,筆者在學界相關研究及個人學習經驗積纍的基礎上,在國家圖書館民國時期文獻保護工作辦公室的支持下,申報了革命文獻與民國時期文獻保護計劃項目——《近代環境史資料彙編》,旨在以專題資料搜集、整理的形式,通過對現存史料的全方位梳理,保存文獻、促進科研,以史料開拓及引領新的關注點。二〇一六年,該項目立項成功,筆者團隊便正式開始了對中國近代環境史史料學的思考及探索。
近代環境史史料的内容、類型等比較複雜,與傳統的、被史家編訂過的正史、筆記、文集、政書、類書等標準、嚴謹的文獻有極大的不同。因此,在不同類型史料的搜集、選擇、整理的過程中,筆者及團隊成員就資料的類型、篇目、凡例等問題進行了反復的討論乃至争論,多次推翻原有的分類及搜集標準,重新確定史料類目。而每一次推翻,都使近代環境史史料的分類標準有所推進。最後,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按近代環境史的不同領域、不同側重點來選擇、整理史料,分爲氣候環境史資料、農業環境史資料、礦業環境史資料、森林環境史資料、水域環境史資料、疾病環境史資料、灾害環境史資料、環境思想史資料、環境制度史資料、環境美學資料等幾大類型,將近代環境史史料彙編到這些大類中,形成了册數不等的《近代環境史資料彙編》。
筆者團隊對搜集中遇到的資料類型及内容進行了反復商討、推敲,多次將既有思考推倒重來,這相當於一次次把所有的前期工作都盡弃於無用,如此三四次之後,難免産生畏難及彷徨心理,原本看似很簡單的工作甚至陷入一籌莫展的僵持狀態中。面對紛繁的資料,挫敗感不斷衝擊着每個人。因而,在下一步的資料選取中,既顧慮重重也小心翼翼,生怕選取的資料不合適、不具備代表性。筆者至今記得團隊成員在雲南大學北院北學樓頂樓那間悶熱的研究室裏,一次次討論後重新確立新的框架時既神情沮喪又充滿希望的情景。筆者及團隊成員就這樣在一步步的徘徊中不斷糾謬前行。在中國近代環境史學亟待發展的學術背景以及項目結項要求的推動下,筆者團隊最終完成了這部不成熟的資料彙編。
目前付梓的是《近代環境史資料彙編》的第一編,即近代氣候環境史資料的整理彙編影印稿,共六十册,是筆者在中國環境史史料整理、研究中的處女作,以此拋磚引玉。後續各編資料的册數將按照具體情况確定,從目前的資料情况來看,每一類一百册左右。如果後續資金及項目支持情况、版權情况允許,項目組還將搜集、整理國外文獻中關於中國近代環境史的資料并影印彙集成册(約二百五十至三百册)。
《近代環境史資料彙編》的整理及出版,雖然衹是對中國近代環境史史料整理及分類的初步探索,思考還很粗疏,但作爲第一部近代環境史史料的整理影印本,將從學術及現實需要的角度極大地推進中國近代環境史研究的進展。
首先,這是第一次全面、系統地搜集民國時期的環境史文獻,其中不少文獻屬第一次影印整理。本書的編輯思路與環境史研究現狀緊密結合:一方面力圖以資料的整理方式明確主題,推進目前近代環境史學界的研究視域;另一方面以資料類目的形式提出環境史研究中的新問題,力圖以此推進學界在此基礎上拓展研究維度,以期能對中國近代環境史史料學研究發揮促進作用,對其他時代的環境史史料學研究提供借鑒,從而在中國環境史史料學及環境史學科的構建中發揮基礎性、引領性的作用,展現環境史多學科史料會通的特點。
其次,爲了突出環境史的學科特點,筆者嘗試對近代環境史史料進行較爲完善的體系化編纂,期望構建起既交叉立體又相對獨立的環境史史料編纂的框架結構,同時亦能對目前近代環境史研究中存在的問題導嚮不清、史料類型不明確及研究者對相關史料的準確性及權威性把握不足等問題的解决有一定的啓示意義,也爲近代氣候環境、農業及礦業環境、森林環境及環境文化、環境思想、環境制度等新問題的研究準備權威、可靠的原始文獻。
再次,《近代環境史資料彙編》的整理出版,將對現當代生態文明建設發揮較大的資鑒作用。中國生態環境的急劇變遷及破壞,以及外來物種入侵并對中國本土生態環境造成灾難性影響,都始於近代。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近代化,給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注入了巨大動力,交通、文化、通訊、衛生的近代化,促進了中國近代科學技術在全國各地推廣運用。與此同時,人類社會對環境的改造力及破壞力也呈幾何倍數增長,尤其是電力及交通運輸業相關科技在社會生活生産領域的廣泛運用,促使環境遭受破壞的力度及速度大大超越了傳統時代,環境灾害在不同地區紛紛出現。由此改寫了中國環境變遷史的規律及方嚮,也拉開了中國“人定勝天”環境改造邏輯及其行動的序幕,當然,從某些方面而言,也是環境灾難開始的序幕。這一變遷特點一直延續到當代,其間環境保護及治理的經驗和教訓,對當代的環境治理、生態修復、環境保護、環境制度、環境教育及環境文化的建設,都具有極大的現實資鑒意義。
付梓之際,筆者心裏依舊忐忑。《近代環境史資料彙編》的篇目及分類,按筆者團隊對環境史史料學的初步思考及研究進行,對有些問題至今未形成一致的看法,目前的理解及把握也有待提高,但這却是筆者團隊在中國傳統史料學基礎上,通過對近代環境史史料的分類、特點、内容等進行初步探討、研究的基礎上確定下來的。筆者期待能以此推動中國環境史史料學的建設及中國近代環境史學的進展,當然也希望以此夯實中國環境史學科話語權構建的基礎,在此斗膽將這部叢刊的整理及面世,作爲近代環境史史料學蹣跚起步的標志。
四、案例探討:近代氣候環境史資料的搜集與整理
《近代環境史資料彙編》的各編與近代社會歷史及環境歷史變遷的面嚮相一致,呈現出類型多樣的特點,形式及内容極爲豐富,現姑且以第一編氣候環境史資料的彙集進行説明。
考慮到環境史學肩負“應對氣候變化是全人類的共同事業”的責任和使命擔當,開篇的氣候環境編,將應對氣候變化研究作爲當今環境史學科發展的具體問題,凸顯環境史學密切聯繫現實需要的特點。氣候環境是影響環境變遷、人類生存與發展的重要因素,對經濟、社會和文化形成與可持續發展産生關鍵影響。在區域與全球、過去和現在不同空間與時間尺度上,氣候與人類及其活動的相互影響始終呈現出立體且多維的特點。特别是自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對氣候變化的影響更加顯而易見。空間上,局地氣候問題加速擴展到全球尺度;時間上,呈現了過去四十萬年所没有的氣候變化速率;影響上,氣候變化影響的多樣性更加突出,極端天氣和氣候事件風險更加常見。受區域自然條件及多維社會經濟因素的共同作用,氣候環境史研究在揭示氣候變化時空尺度的動態性特徵時,還需要揭示氣候變化及其所影響的社會經濟系統的脆弱性、敏感性和韌性等特徵,其内容通常涉及政治制度、農業生産、人口規模、土地利用、灾害文化、氣候認知與評價等衆多因素,而揭示氣候變化時空尺度的動態性特徵是開展上述研究的第一步。
竺可楨的《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作爲中國氣候學史上的扛鼎之作,對資料彙編的整理起到極大的指導作用。文章分析的五千年來中國的氣候變化,確定了使用史料重建中國歷史氣候變化的理論基礎和研究方法。此後,中央氣象局科學研究院、復旦大學等機構多次整理中國歷史文獻中的氣候記録,編著了《中國近五百年旱澇分布圖集》等多部歷史氣候研究專著。重建歷史氣候的代用證據通常由歷史文獻析出條目和自然代用證據構成,析出條目通常來源於考古資料、氣象史料、農業史料、灾害史料、物候史料及可以反演推理的文字證據,自然代用證據常用的主要有樹輪、冰芯、沉積物、珊瑚、石笋等自然記録,通常面臨指標類型多樣、代用證據有效性與穩定性不一、可量化程度及其不確定性各异等問題,影響時間解析度、空間代表性的精凖度。
改革開放以來,歷史氣候研究成爲如國際全球變化研究計劃和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等開展的全球研究與合作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氣候變化研究强調歷史與現在、全球與區域、圈層與圈層,以及環境、氣候與人類系統中多學科的關聯與深度交叉,通常通過數據挖掘、大數據分析和模式同化等方法與區域尺度氣候變化、全球系統變化深度結合,進而揭示人類社會對氣候變化回應、適應與彼此關聯的規律。在研究手段和方法上,氣候變化研究强調對證據特徵參數定量推演及不確定性評估,采用“大數據統計分析—模擬診斷—實驗解析—參數定量—社會系統關聯”等閉環分析方法開展研究,取得了大量學界認可的新研究成果。而在環境史視野下,這些手段和方法鮮有擴大到歷史上的水域環境、土壤環境、大氣環境及相關問題的研究及探討上,其根本原因在於計量、統計、分析、生態、生物化學等屬於交叉學科,對環境史研究極有説服力的研究方法難以在具體研究中運用,由此顯得環境史學遠離現實。因此,嘗試從氣候相關學科與環境史學科深度交叉的角度尋求突破,是環境史學繼續深化及發展的生命力及推動力之一。
要全面做好應對氣候變化的準備,還需要將中國歷史氣候的變化作爲一個有一定時間長度、連續的歷史過程來考察,以便準確地把握氣候、環境與人類系統問題發生的歷史根據和演化脉絡。同時,還應放眼世界,打通區域與全球的内外空間聯繫,尋繹中外氣候變化歷史辯證聯繫的事實依據。在此視域下,遵循辯證和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從理論上明辨氣候環境的本源與邊界,從深層次揭示氣候、政治、社會、文化和學術思想内在的複雜歷史聯繫,力求突破分科治史的套路,力避就氣候言氣候而割裂歷史的繼承性、延續性和整體性,盡可能全面客觀地占有和貫通史料史事,再現氣候變化發展演化的整體歷史。其他專題領域的環境史史料的整理及編纂方法,與氣候環境史史料是一致的。
然而,衆所周知,近代中國傳世文獻的内容、形式、類型和體量,均大大超越了歷代文獻疊加的總和。内容上,古今中西交錯共生,人文自然、農業與工程疊加,資料整理、研究及解讀的難度遠在古史及其他專史之上。形式上,僅氣候類圖書就至少包括數字表格彙編、論文集、全集、選集、方志、年鑒、年刊、連續性出版物等。類型上,不僅有文字史料,還有圖像史料、影音史料,也有實物史料。時間上,既有以往留存的按編年的方式記載的史料,也有當時采訪和實地調查産生的資料,還有此前不被作爲史料的日記、曲藝、文學作品,以及電影、紀録片、宣傳片等影音資料,擴大了史料的外延,豐富了史料梳理的内涵,也在更大程度上保存了當時環境的真實狀况及場域。除此之外,還有數量不等的期刊、報紙和單篇學術論文、著作等,使近代環境史的不同信息和内容,以不同的面目保存在不同類型的史料中。
鑒於此,筆者團隊首先對國家圖書館館藏資源進行了地毯式搜索,最大限度地收集其中的氣候環境史資料,并進一步對其篩選、整理、編排,力圖編輯出版一部内容豐富、結構合理的近代氣候環境史資料彙編,以期展現近代中國氣候環境變遷的概貌、特點及規律,爲研究者、學習者及决策部門提供盡可能多的新史料、新信息和新綫索。這些資料主要包括圖書、期刊以及單篇文章三大類:
(一)圖書類,民國時期氣候環境資料繼承并延續了晚清西方近代氣象科技實用性特點,在繼續譯介出版外國氣候著作的基礎上,中國研究機構和新型知識分子逐步成爲中國氣候研究的主力軍,氣候環境資料在内容和形式上更加多樣。本書彙編的圖書資料一是以數據爲主體的資料,綜合了全國及各地對氣候環境及其關聯要素的觀測數據,通過這些資料能夠構建起民國時期中國氣象數據資料庫;二是氣候環境治理資料,主要包括造林運動和水土保持試驗的相關資料,以造林運動爲例,當時多省市倡導了聲勢浩大的造林運動,其口號、綱領及活動亦隨社會和政治變遷而不斷變化,雖然對其成效是否達到“年年植樹,無日成林”仍有争議,但造林運動使民衆對森林生態意義的認識得到了加强,相關制度章程、農林學校教育、科研試驗得到發展,尊重技術人士、愛林護苗的社會風氣日漸養成,社會影響隱性而深遠,與其相關的資料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三是對氣候的認知與評價的資料以及一些氣象學理論著作,這一時期的知識精英從氣候與農作物、氣候與健康等方面積極探討氣候與生産、生活的關係,并對相關知識進行了系統的總結與闡述,體現了他們試圖融會古今中外,構造新的氣候認知形態和系統理論的特點。
(二)期刊類,民國時期公開出版發行的氣象類期刊有九十餘種,分年刊、季刊、月刊和不定期發行刊等。期刊類資料涵蓋氣象知識、氣象通報、天氣概况、氣象科技、氣象消息和通訊專欄等内容,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直觀地反映着現實社會的思想動態和輿論焦點。這些期刊一方面宣傳、報導和討論氣象科研教學實踐活動,對研究理論、方法和課程設置等進行探討;另一方面對中國氣象教育和氣象知識進行普及和評論,“以期灌輸氣象常識於國人心目中,使對於此項事業,有相當之注意,以爲發展之基礎”。本書選編的期刊資料以數據和表格資料爲主,以補充完善圖書類氣象數據資料在區域和時間上的不足。
(三)單篇文章類,即氣象學專家或相關工作人員發表的單篇文章。他們從中國歷史氣候沿革、現實氣候發展、中國氣象教育問題、氣候認知與評價等角度,對氣候的政治功能、經濟功能和社會功能等進行了研究與評價。
《近代環境史資料彙編》系列叢書的整理,使筆者團隊成員的環境史思維及視域得到了拓展,深化了團隊成員對近代環境史史料存在形式、類型、内容等方面的認知。
在資料的整理工作中,筆者團隊更加深刻地意識到,環境就存在於每一個人身邊,環境要素存在於每一個熟悉和不熟悉的領域中。因此,筆者團隊所進行的環境史資料的搜集及整理,力避環境史是史學“大籮筐”這樣的誤讀及歧義,力圖將近代環境史相關的資料都能夠納入整理的視野并進行初步分類,呈現環境史學固有的獨特視域及内涵。
同時,筆者團隊也發現,不僅環境各要素之間存在密切聯繫,與之相關的學術研究,也不能截然地以領域、學科完全、絶對地劃分開來。如環境與灾害之間就存在密不可分的聯繫,尤其是二者之間相互轉化、互爲因果的關係,就值得進行深入系統的研究。因此,筆者團隊把灾害環境史資料也一并納入到此次資料彙編的視域中,搜集灾害發生的環境原因及灾害發生後造成的環境影響等内容,這也體現了筆者一直主張、也力圖在具體工作中實踐的“環境灾害”理念。有鑒於此,《近代環境史資料彙編》同時也是正在進行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國西南少數民族灾害文化數據庫建設”(批準號:17ZDA158)的階段性成果之一,力圖展現環境與灾害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繫。
五、餘論
衆所周知,史料是史學存在及發展的靈魂,離開了史料,一切歷史研究都將成爲無本之木、無源之水。環境史作爲歷史學領域最具生命力的分支學科之一,在其學科體系的構建及完善中,環境史史料學成爲其中最重要、也是亟待建構的基礎領域。環境史學建立於傳統史學基礎上,却又在研究視域、方法、理論等方面突破了傳統史學的框架及範式,具有了既普遍又特殊的特點及視域,故環境史史料學在具備傳統史料學特點及基本理論、基本方法的同時,也具有跨學科研究所獨具的特點。
筆者所做的努力及嘗試,旨在促進環境史史料的研究和中國環境史學科的建設及深入發展,爲中國環境史史料學的建構貢獻一點力量。中國環境史史料是環境史學中一個最爲基礎的領域,綜合性及延展性較强,尤其是筆者一直關注的圖像、口述、實物三類史料中的環境史資料信息,自然科學研究的實驗結果及數據,以及影音資料等環境數字史料等,都涉及多學科交叉和合作,非某一斷代或某一套書的史料彙編所能承擔及完成。希望本資料彙編的出版,能爲中國環境史史料學的建立和發展,爲中國環境史學在基礎理論、基本問題及具體研究實踐中的深入、系統發展貢獻綿薄之力,使環境史尤其是區域環境史研究建立在切實可行、可靠的基礎上。
總之,要做好環境史研究,應該熟悉和掌握不同歷史階段環境史史料的特點,在區域或斷代的視角下搜集整理史料;并根據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區域、不同史籍中的環境史史料的不同特點,深入發掘及分析其中的環境史信息,從而構建起一門完整的、真正意義上的環境史學科。唯如此,環境史的研究纔更具有客觀、可信的基礎,纔更貼近歷史的真實面貌。鑒於此,近代環境史史料彙編的出版工作,就有了來自學科基礎及發展需求的推動力。
中國近代環境史史料在整理及出版的諸多環節中,始終得到國家圖書館與國家圖書館出版社的大力支持,謹致謝意!尤其感謝國家圖書館民國時期文獻保護工作辦公室韓華研究員對項目的大力支持與寶貴建議!特别感謝國家圖書館出版社李强主任、責任編輯孟穎佼博士的積極推進。因作者水準的限制,本次影印出版難免存在一些問題,不足之處敬請方家批評指正。
周瓊
二〇二二年三月
编辑说明
《近代環境史資料彙編》(全六十册)於二〇二二年十二月出版,輯録了關於氣候環境史的部分圖書和期刊。本次影印出版的《近代氣候環境報刊資料選編》(全十册)收録了從大約二百種期刊、報紙中析出的氣候環境史方面的單篇文章。這些資料原是《近代環境史資料彙編》出版規劃中的一部分,考慮到專題析出文獻整理、編排的特點,同時爲了更好地體現文獻專題整理的價值,便於讀者使用,特將這部分析出文獻單獨成書。
關於本書的編排,有以下幾點需要説明:
一、本書按照文獻的内容主題對其進行了系統的整理和分類,分爲以下二十五類:氣象氣候綜論、中國氣候概况、氣候要素、氣象灾害、天氣諺語、觀測與預報、氣象事業、氣候與天文、氣候與地理、氣候與水文、氣候與歷史、氣候與文化、氣候與生物、氣候與動物、氣候與人體健康、氣候與人類、氣候與社會、氣候與生活、氣候與攝影、氣候與農林業、氣候與工商業、氣候與軍事、氣候與航空、中國區域氣候、國外氣候。其中,“氣候要素”一類包括日照、平流層、大氣、風、雲、霧、霜、雨、雪、虹、電氣與氣空這些要素的資料;“中國區域氣候”一類包括綜合類與北京、山西、江蘇、浙江、山東、廣東、廣西、重慶、四川、貴州、西藏、山西、甘肅、新疆、臺灣十五個地區的相關資料。
二、本書所收文獻在每一分類下原則上根據出版年份的先後順序排列,同時兼顧期刊、報紙和具體内容的一致性,盡量保證連續性、系列性文章集中排列。
三、本書所收文獻的題名基本上遵循原文照録的原則。爲便於理解和查找,對於一些部分析出或連續性的文章,結合原題進行了題名調整;一些提要、書評、抄録等類型的文章,根據文章類型重擬題名。
四、本書收録了一些當時學者對相關外文文獻的翻譯和介紹,這些資料的原著作者或其國籍不確定者未注明。
五、本書所收録的文獻存在缺頁、殘頁的情况,一些連續性、系列性文章存在缺期的情况,對此,雖盡力查找補配,仍未能補全;本書對頁面字迹漫漶不清處進行了技術處理,但仍有一些頁面影印效果欠佳。以上情况懇請讀者諒解。
氣象學專家或相關工作人員發表的這些文章從氣候要素和相關理論、中國歷史氣候沿革、現實氣象事業發展等角度,對氣候的政治功能、經濟功能和社會功能等進行了研究與評價。這些資料具有較强的專業性和系統性,還包含了大量真實可信的觀測數據,能夠爲氣候環境史、氣象科技史等學科的研究與發展提供資料支撑,體現了環境史與多學科交叉的學術特點,是對之前出版成果的有力補充。我們衷心希望本書的出版能對學界有所裨益、對現實有所資鑒。
本書是“革命文獻與民國時期文獻保護計劃”項目的重要成果,在編纂過程中得到國家圖書館及國家圖書館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誠摯的謝意。由於時間倉促、水平有限,本書在整理過程中難免有錯漏之處,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二〇二四年十月
内页欣赏
总目录
第一册
氣象氣候綜論
實用氣象學(一)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五年第一卷第一期一
實用氣象學(二)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五年第一卷第二期二一
實用氣象學(三)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五年第一卷第三期四三
實用氣象學(四)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五年第一卷第四期五九
實用氣象學(五)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五年第一卷第五期七五
實用氣象學(六)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五年第一卷第六期九一
實用氣象學(七)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六年第一卷第七期一〇七
實用氣象學(八)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六年第一卷第八期一二三
論空中水汽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七年第三卷第二期一四三
氣象學講義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二一年第六卷第一〇期一四七
氣候變更説述要 胡焕庸著 摘自《地理雜志》一九二九年第二卷第五期一九五
氣候變化的原因 張杰萱著 摘自《女師季刊(天津)》一九二九年第二期二〇五
可氏動力氣象學 朱炳海著 摘自《科學》一九三四年第一八卷第二期二〇七
近代氣象學之縱剖面 朱炳海著 摘自《科學》一九三四年第一八卷第七期二〇八
風暴雷雨一例之三度觀察(本年五月十五至十七日) 朱炳海著 摘自《科學世界(南京)》一九三四年第三卷第八期二一三
《大氣中之臭氧與氣象》提要 朱炳海著 摘自《科學世界(南京)》一九三四年第三卷第九期二一四
評楊鍾健著氣象學綱要 李良騏著 摘自《科學世界(南京)》一九三五年第四卷第二期二一七
風雨雷電露霜雹雪等怎樣發生 胡焕庸著 摘自《小學與社會》一九三五年第一卷第四八期二二四
近代的氣象學 吕炯著 摘自《科學世界(南京)》一九三五年第四卷第六期二二六
小氣候學大綱 吕炯演講,許鑒明記 摘自《科學》一九三五年第一九卷第三期二三一
柯本氏世界氣候分類法大要 胡焕庸講,李旭旦述 摘自《地理雜志》一九三五年第八卷第一、二期二五一
洛氏屬性曲綫之缺點及其補充 朱炳海著 摘自《氣象雜志》一九三六年第一二卷第七期二五九
天氣演變之因素(與中學教師談天氣之一) 朱炳海著 摘自《地理教育》一九三六年第一卷第八期二六七
氣象淺説(二十六年六月十三、十四、十六、十八日講) 竺可楨著 摘自《播音教育月刊》一九三七年第一卷第一〇期二七四
氣候淺説(上) 朱炳海著 摘自《青年月刊(南京)》一九四〇年第九卷第五期二八四
氣候淺説(下) 朱炳海著 摘自《青年月刊(南京)》一九四〇年第九卷第六期二八六
氣象學研究法 涂長望著 摘自《地理學研究法》一九四〇年第一期二八九
其他天氣擾動 夷微著 摘自《科學畫報》一九四一年第八卷第一期三三六
天氣怎樣變化 魏元恒著 摘自《青年空軍》一九四四年第七卷第一、二期三四二
近來氣候是否反常? 涂長望著 摘自《學識》一九四七年第一卷第一期三四八
韓丁頓的氣候變化説 摘自《西北論壇》一九四七年第一卷第三期三五一
氣象學與氣象系 涂長望著 摘自《學識》一九四七年第一卷第五、六期三五二
微塵的恩惠 朱炳海著 摘自《新學生》一九四七年第二卷第六期三五六
讀《氣象學概要》 白鵬著 摘自《圖書月刊》一九四七年第二卷第一一、一二期三六一
《氣壓場活動中心之形成與水準力管場之關係》提要 趙九章著 摘自《科學》一九四七年第二九卷第一一期三六三
《北半球南北環流强度之研究》提要 趙九章、高由禧著 摘自《科學》一九四七年第二九卷第一一期三六四
《北半球太平洋濤動與大西洋濤動中環流强度之關係》提要 趙九章、陶詩言等著 摘自《科學》一九四七年第二九卷第一一期三六五
《從降水相對係數得到的幾點事實》提要 朱炳海著 摘自《科學》一九四九年第三一卷第二期三六七
《帶狀大氣環流之安定度》提要 趙九章著 摘自《科學》一九四九年第三一卷第二期三六七
中國氣候概况
近十年中國之氣候 蔣丙然著 摘自《中國氣象學會會刊》一九二八年第四期三六九
中國四季之分配 張寶堃著 摘自《地理學報》一九三四年創刊號三八五
六月份全國天氣概况 朱炳海著 摘自《氣象雜志》一九三五年第一一卷第一期四〇三
中國氣候之要素(一) 竺可楨、盧鋈著 摘自《地理學報》一九三五年第二卷第一期四〇六
中國氣候之要素(二) 竺可楨、盧鋈著 摘自《地理學報》一九三五年第二卷第二期四一五
造成中國氣候的主因 李良騏著 摘自《地理雜志》一九三五年第八卷第三期四四六
民國二十五年一月份中國天氣概况、民國二十五年二月份中國天氣概况 朱炳海著 摘自《科學世界(南京)》一九三六年第五卷第二、三期四五〇
民國二十五年三月份中國天氣概况 朱炳海著 摘自《科學世界(南京)》一九三六年第五卷第四期四五五
民國二十五年四月份中國天氣概况 朱炳海著 摘自《科學世界(南京)》一九三六年第五卷第五期四五八
民國二十五年五月份中國天氣概况 朱炳海著 摘自《科學世界(南京)》一九三六年第五卷第六期四六一
民國二十五年六月份中國天氣概况 朱炳海著 摘自《科學世界(南京)》一九三六年第五卷第七期四六四
民國二十五年七月份中國天氣概况 朱炳海著 摘自《科學世界(南京)》一九三六年第五卷第八期四六八
中國氣候之要素(節録) 竺可楨著,盧鋈譯 摘自《申報年鑒》一九三六年年刊四七一
氣象學論文提要 摘自《學術彙刊》一九四二年第一卷第一期五〇一
中國氣象學會論文提要 摘自《讀書通訊》一九四三年第七九、八〇期五〇三
中國地理學會論文提要 摘自《讀書通訊》一九四三年第七九、八〇期五一〇
第二册
氣候要素·日照
各緯度日照時數計算法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五年第一卷第六期一
二童争日解 竺可楨著 摘自《東方雜志》一九二〇年第一七卷第一三期三
論地内温度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五年第一卷第二期九
四季之區分法與温度之關係 〔日〕平山信原著,王應偉譯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七年第二卷第九期一五
空氣温度與土壤温度之比較 沈思璵譯 摘自《地理雜志》一九三〇年第三卷第一期二一
大氣温度淺説 朱炳海、楊昌業著 摘自《科學》一九三一年第一五卷第七期二七
中國各地每候平均温度最低時期與節氣時令對照表 摘自《地理學報》一九三四年創刊號五五
中國之温度 竺可楨著 摘自《地理教育》一九三六年第一卷第三期五七
中國各地温度逐候平均之年變化 吕炯著 摘自《地理學報》一九三八年第五卷第一期六一
近地面温度之研究 吕炯、朱崗崐著 摘自《氣象學報》一九四三年第一七卷第一—四期八五
自由大氣中之温度梯度與風力之高度變化 郭曉嵐著 摘自《氣象學報》一九四四年第一八卷第一—四期九五
大氣之夜間輻射與地面温度之變化 郭曉嵐著 摘自《氣象學報》一九四七年第一九卷第一—四期九八
氣候要素·平流層
同温層與地上氣候變化之聯繫 胡信著 摘自《空軍》一九三五年第一二九期一〇四
平流層對於天氣之影響 〔奥〕HVFicket原著,吕炯譯述 摘自《軍識選輯》一九三六年第一卷第二期一〇六
平流層與天氣 吕炯著 摘自《科學》一九三六年第二〇卷第三期一一七
中國高空氣候的初步檢討 涂長望著 摘自《地理學報》一九四〇年第七卷第一期一二五
平流層操縱説 吕炯著 摘自《學術彙刊》一九四二年第一卷第一期一四六
氣候要素·大氣
大氣運行(一)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五年第一卷第一期一五八
大氣運行(三)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五年第一卷第三期一六四
大氣運行(四)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五年第一卷第四期一七〇
大氣運行(五)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五年第一卷第五期一七六
大氣運行(六)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五年第一卷第六期一八二
大氣運行(七)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六年第一卷第七期一八八
大氣運行(八)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六年第一卷第八期一九四
大氣運行(九)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六年第一卷第九期二〇〇
大氣運行(十)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六年第一卷第一一期二〇四
大氣運行(十一)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六年第一卷第一二期二〇八
大氣運行(十二)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六年第二卷第二期二一四
大氣運行(十三)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六年第二卷第三期二一八
最新之氣壓單位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七年第二卷第八期二二四
論氣海之重量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九年第五卷第二期二三〇
中國氣流之運行 竺可楨著,鄭子政譯 摘自《地理雜志》一九三三年第六卷第一一期二三八
大氣(一) 李良騏著 摘自《科學世界(南京)》一九三四年第三卷第九期二五三
大氣(二) 李良騏著 摘自《科學世界(南京)》一九三四年第三卷第一〇期二六二
氣團分析用之熱力學 朱炳海著 摘自《科學》一九三四年第一八卷第一期二七七
分析氣團以論天氣變化(一) 朱炳海著 摘自《氣象雜志》一九三五年第一一卷第一期二八〇
分析氣團以論天氣變化(二) 朱炳海著 摘自《氣象雜志》一九三五年第一一卷第三期二八九
分析氣團以論天氣變化(三) 朱炳海著 摘自《氣象雜志》一九三五年第一一卷第四期二九三
大氣的壓力(上):大氣之三 李良騏著 摘自《科學世界(南京)》一九三五年第四卷第三期二九八
大氣的壓力(下):大氣之四 李良騏著 摘自《科學世界(南京)》一九三五年第四卷第四期三〇七
空氣 李良騏著 摘自《廣播周報》一九三五年第三三期三二〇
我國低氣壓的成因與來源 涂長望著 摘自《氣象雜志》一九三六年第一二卷第二期三二三
大氣運行與世界氣温之關係 涂長望著,許延煦統計 摘自《地理學報》一九三六年第三卷第四期三三六
大氣運行與世界雨量之關係 涂長望著,許延煦統計 摘自《地理學報》一九三七年第四卷第一期三七一
中國氣流與面之初步探討涂長望著 摘自《氣象雜志》一九三七年第一三卷第六期三八三
中國之氣團 涂長望著,盧鋈譯 摘自《氣象雜志》一九三八年第一四卷第五期四〇〇
氣團分析與天氣範式 涂長望著 摘自《史地雜志》一九四〇年第一卷第三期四四四
中國冬季長江類氣旋的幾點特性 朱炳海著 摘自《氣象學報》一九四四年第一八卷第一—四期四七六
近十年來氣旋學説之進展 朱炳海著 摘自《科學世界(南京)》一九四八年第一七卷第六期四八一
氣候要素·風
驟風通例(一)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六年第一卷第一〇期四八六
驟風通例(二)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六年第一卷第一一期四九二
論旋風之高度(一)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八年第四卷第二期四九六
論旋風之高度(二)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八年第四卷第三期五〇〇
論旋風之高度(三)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九年第四卷第七期五〇四
反旋風突變旋風(一八八九年十二月六日)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二一年第七卷第三期五一二
説風 竺可楨著 摘自《科學》一九一七年第三卷第三期五二二
説颶風 竺可楨著 摘自《科學》一九二二年第七卷第九期五三九
風暴成因之新學説 竺可楨著 摘自《科學》一九二六年第一一卷第四期五五一
風與氣壓之關係 朱炳海著 摘自《氣象雜志》一九三七年第一三卷第一二期五六五
颱風與中國之天氣 黄仕松著 摘自《氣象學報》一九四四年第一八卷第一—四期五七五
颱風的來龍去脉 白鵬著 摘自《氣象通訊》一九四八年第三卷第七期五八六
第三册
氣候要素·雲
雲之觀測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六年第二卷第六期一
國際雲圖節略序 竺可楨著 摘自《國風(南京)》一九三二年第六期七
説雲(民國二十一年十一月十八日下午四時一刻在中央黨部廣播無綫電臺講演) 竺可楨講演,汪桐記 摘自《國風(南京)》一九三二年第一〇期一〇
雲 李良騏著 摘自《清華周刊》一九三三年第四〇卷第七、八期一五
氣候要素·霧
民國二十年十二月八日長江流域之大霧 朱炳海著 摘自《科學》一九三二年第一六卷第一一期三八
空港霧患的消除 朱炳海著 摘自《科學與技術》一九四三年第一卷第二期四五
霧滴和人工消霧法 朱炳海著 摘自《廣播周報》一九四七年復二六期四九
氣候要素·霜
霜 李良騏著 摘自《科學》一九三五年第一九卷第一二期五二
中國之霜期 陳正祥著 摘自《國立中央大學理科研究所地理學部專刊》一九四五年第七期七二
氣候要素·雨
中國之雨量及風暴説 竺可楨著 摘自《科學》一九一六年第二卷第二期八七
雨之預測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六年第二卷第二期一〇〇
雷雨 吕炯著 摘自《科學》一九三〇年第一四卷第七期一〇六
東南季風與中國之雨量 竺可楨著 摘自《地理學報》一九三四年創刊號一四八
颮綫雷雨一例之三度觀察(民國二十三年五月十五日至十七日) 朱炳海著 摘自《地理學報》一九三四年第一卷第二期一七五
去年三月間一次大風雨之來踪去迹 朱炳海著 摘自《地理雜志》一九三五年第八卷第三期一八三
山地之雨量 朱炳海著 摘自《地理雜志》一九三五年第八卷第七、八期一九二
中國雨量區域的分類(中英文對照) 涂長望著,李良騏譯 摘自《國立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集刊》一九三五年第五期一九九
東南沿岸島上雨量稀少主因之探索 李良騏著 摘自《氣象雜志》一九三五年第一一卷第六期二四〇
中國之雨量 竺可楨著 摘自《地理教育》一九三六年創刊號二五〇
中國之雨量與世界天氣 涂長望著,徐寶箴譯 摘自《地理學報》一九三六年第三卷第二期二五四
中國沿海諸島之雨量 吕炯著,童承康譯 摘自《科學》一九三七年第二一卷第八期二七二
雨量與温度之圖解 摘自《中國地理研究所地理專刊》一九四四年第二期二七九
從降水相對係數觀察到的幾點事實 朱炳海著 摘自《氣象學報》一九四九年第二〇卷第一—四期二八〇
氣候要素·雪
冰天雪地(二月十四日在中央廣播電臺演講) 朱炳海著 摘自《科學世界(南京)》一九三六年第五卷第二、三期二八三
爐邊談雪 朱炳海著 摘自《廣播周報》一九四七年復二九期二八七
氣候要素·虹
説暈(一)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五年第一卷第一期二八九
説暈(二)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五年第一卷第五期二九七
成虹淺説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七年第三卷第五期三〇七
虹之説明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二〇年第五卷第七期三一三
氣候要素·電氣與氣空
電氣與氣空(一)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六年第一卷第一二期三一九
電氣與氣空(二)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六年第二卷第一期三二五
電氣與氣空(三)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六年第二卷第四期三三一
電氣與氣空(四)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七年第二卷第九期三三五
説氣空之形體及其廣袤(一)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八年第三卷第七期三四〇
説氣空之形體及其廣袤(二)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八年第三卷第八期三四六
説氣空之形體及其廣袤(三)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八年第三卷第九期三四八
氣空之過去及未來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九年第四卷第九期三五四
大氣電象 〔美〕密爾亨著,吕炯譯 摘自《科學》一九二七年第一二卷第七期三六四
氣象灾害
豫防風水注重氣象説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七年第三卷第五期三八七
火山爆發與全球氣候 摘自《科學》一九二九年第一四卷第一期三八九
二十三年三月十九至二十二日之寒潮 朱炳海著 摘自《氣象月刊》一九三四年第七卷第三期三九一
今夏天灾之成因(八月三十一日在中央廣播電臺講演) 朱炳海著 摘自《科學世界(南京)》一九三四年第三卷第八期四〇五
我國的水灾可以避免嗎? 涂長望著 摘自《氣象雜志》一九三五年第一一卷第三期四一〇
關於我國水旱灾預防方法之商榷 涂長望著 摘自《申報月刊》一九三五年第四卷第九期四一七
冬寒是否爲水灾之預兆 竺可楨著 摘自《氣象雜志》一九三六年第一二卷第四期四二四
寒冬是否爲水灾之預兆 竺可楨著 摘自《科學畫報》一九三六年第三卷第一八期四二九
東亞活動中心與我國水旱灾的關係 涂長望著 摘自《氣象雜志》一九三六年第一二卷第一一期四三一
二十五年六月十三日夜十時十二分天津郭姓雷灾之探討 吴樹德著 摘自《華北水利月刊》一九三六年第九卷第九、一〇期四五一
霜害及其預防 郭曉嵐著 摘自《氣象學報》一九四一年第一五卷第三、四期四五二
氣候變化失常,瘟疫瘴癘成灾 摘自《衛生月報(重慶)》一九四七年第一期四五九
天氣諺語
天氣歌諺解(一) 朱炳海著 摘自《科學世界(南京)》一九三三年第二卷第一期四六〇
天氣歌諺解(二) 朱炳海著 摘自《科學世界(南京)》一九三三年第二卷第三期四六一
天氣歌諺解(三) 朱炳海著 摘自《科學世界(南京)》一九三三年第二卷第四期四六五
天氣歌諺解(四) 朱炳海著 摘自《科學世界(南京)》一九三三年第二卷第五期四六九
天氣歌諺解(五) 朱炳海著 摘自《科學世界(南京)》一九三三年第二卷第七期四七八
天氣歌諺解(六) 朱炳海著 摘自《科學世界(南京)》一九三三年第二卷第八期四八〇
天氣歌諺解(七) 朱炳海著 摘自《科學世界(南京)》一九三三年第二卷第九期四八二
天氣歌解諺(八) 朱炳海著 摘自《科學世界(南京)》一九三三年第二卷第一〇期四八六
天氣歌諺解(十) 朱炳海著 摘自《科學世界(南京)》一九三四年第三卷第八期四九〇
天氣歌諺解(十一) 朱炳海著 摘自《科學世界(南京)》一九三四年第三卷第九期四九四
天氣歌諺解(十二) 朱炳海著 摘自《科學世界(南京)》一九三四年第三卷第一〇期四九八
天氣歌諺解(十三) 朱炳海著 摘自《科學世界(南京)》一九三五年第四卷第一期五〇〇
天氣歌諺解(十四) 朱炳海著 摘自《科學世界(南京)》一九三五年第四卷第二期五〇三
天氣諺俚解(十五) 朱炳海著 摘自《科學世界(南京)》一九三五年第四卷第三期五〇六
天氣諺俚解(十六) 朱炳海著 摘自《科學世界(南京)》一九三五年第四卷第四期五一一
天氣諺俚解(十七) 朱炳海著 摘自《科學世界(南京)》一九三五年第四卷第五期五一五
天氣諺俚解(十八) 朱炳海著 摘自《科學世界(南京)》一九三五年第四卷第六期五一七
天氣諺俚解(十九) 朱炳海著 摘自《科學世界(南京)》一九三五年第四卷第七期五二〇
天氣諺俚解(二十) 朱炳海著 摘自《科學世界(南京)》一九三五年第四卷第八期五二三
天氣諺俚解(二十一) 朱炳海著 摘自《科學世界(南京)》一九三五年第四卷第一〇期五二五
天氣諺俚解(二十二) 朱炳海著 摘自《科學世界(南京)》一九三五年第四卷第一一期五二八
天氣諺俚解(二十三) 朱炳海著 摘自《科學世界(南京)》一九三五年第四卷第一二期五三〇
天氣諺俚解(二十四) 朱炳海著 摘自《科學世界(南京)》一九三六年第五卷第一期五三四
農村俗諺與天氣推測 楨著 摘自《廣西大學周刊》一九三三年第四卷第一六期五三六
中國天氣俗諺分類集注 吴樹德著 摘自《華北水利月刊》一九三四年第七卷第一、二期五三九
評中國天氣俚諺 朱炳海著 摘自《氣象學報》一九四一年第一五卷第三、四期五五一
俚諺與天氣 劉永新著 摘自《公教白話報》一九四四年第二七卷第二一、二二期五五七
諺語的預告和科學的預告 朱炳海著 摘自《科學世界(南京)》一九四四年第一三卷第一期五五八
第四册
觀測與預報
天時預報常識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七年第三卷第六期一
塔白氣象臺探空之組織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八年第三卷第一〇期三
預測天氣法 沈振基著 摘自《少年(上海一九一一)》一九一八年第八卷第六期七
天氣預測篇(一) 〔美〕密爾哈氏著,倪徵暘譯 摘自《農商公報》一九二〇年第六卷第六六期一〇
天氣預測篇(二) 〔美〕密爾哈氏著,倪徵暘譯 摘自《農商公報》第六七期一七
天氣預測篇(三) 〔美〕密爾哈氏著,倪徵暘譯 摘自《農商公報》第八〇期二九
最新之探空法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九年第五卷第四期四〇
探空法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二一年第七卷第一期四四
天氣預告法述要 胡焕庸著 摘自《地理雜志》一九三〇年第三卷第一期四八
高空之探測 竺可楨著 摘自《申報月刊》一九三三年第二卷第二期五八
天氣豫知法 摘自《飛報》一九三三年第二一二期六八
天氣預告之方法 劉治華講 摘自《無綫電》一九三四年第一卷第二期七六
天氣觀察法 王世宇著 摘自《水警旬刊》一九三五年第一九期八一
長期天氣預告的物理基礎 涂長望著 摘自《氣象雜志》一九三六年第一二卷第一〇期八七
天氣預告之成敗 朱炳海著 摘自《廣播周報》一九三六年第八三期一〇二
關於每個月的天氣報告 朱炳海著 摘自《科學世界(南京)》一九三六年第五卷第一期一〇七
科學研究社發明晴雨測驗花 摘自《康健世界》一九三六年第六期一〇八
天氣圖的意義(與中學教師談天氣之二) 朱炳海著 摘自《地理教育》一九三七年第二卷第六期一〇九
理論氣象學之研究與天氣預報 趙九章著 摘自《氣象雜志》一九三七年第一三卷第一〇期一一二
天氣豫測淺説 李芸培著 摘自《農業進步》一九三七年第五卷第六期一二九
關於天氣預報問題 么枕生著 摘自《氣象雜志》一九三八年第一四卷第三期一三二
天氣預告的回顧與前瞻 吕炯著 摘自《科學》一九四〇年第二四卷第一二期一三七
天氣觀測和它的意義 〔英〕DBrunt著,夷微編譯 摘自《科學畫報》一九四〇年第七卷第四期一四〇
近年天氣分析之進展與天氣預告研究之趨嚮 鄭子政著 摘自《天氣》一九四一年第二期一四六
天氣預報概觀 〔日〕高橋浩一郎著,尤崇寬譯 摘自《天氣》一九四二年第三期一五〇
相天和測天(上) 朱炳海著 摘自《青年與科學》一九四四年第一卷第三期一六六
相天與測天(下) 朱炳海著 摘自《青年與科學》一九四四年第一卷第四期一七一
丕德森著《天氣分析與預告》提要 朱炳海著 摘自《民主與科學》一九四五年第一卷第三期一七七
氣象事業
觀測氣候爲我國當今急務論(一) 鍾桃著 摘自《廣東農林月報》一九一七年第一卷第一一期一八三
觀測氣候爲我國當今急務論(二) 鍾桃著 摘自《廣東農林月報》一九一七年第一卷第一二期一八七
陸家濱磁力臺參觀記(一)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二〇年第五卷第一一期一九二
陸家濱磁力臺參觀記(二)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二〇年第五卷第一二期二〇六
擴充全國氣象測候所計劃書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二〇年第六卷第三期二一四
氣象學發達之歷史 竺可楨著 摘自《科學》一九二〇年第五卷第三期二一八
論我國應多設氣象臺 竺可楨著 摘自《東方雜志》一九二一年第一八卷第一五期二二二
全國設立氣象測候所計劃書 竺可楨著 摘自《中國氣象學會會刊》一九二八年第四期二二八
近年氣象學進步概况 竺可楨著 摘自《科學》一九三〇年第一四卷第六期二三二
中國氣象事業之現狀 朱炳海著 摘自《地理雜志》一九三三年第六卷第一一期二三八
中國之氣象事業 朱炳海著 摘自《科學的中國》一九三三年第二卷第二期二四六
世界與中國氣象事業之概觀 朱允明著 摘自《山東省建設月刊》一九三三年第三卷第一〇期二五二
除掉科學進步的障礙 蔣丙然著 摘自《科學畫報》一九三四年第一卷第一九期二六〇
科學研究的精神(本文係民國廿二年十一月六日在南京中央大學大禮堂演講稿)竺可楨著 摘自《科學》一九三四年第一八卷第一期二六一
十年來氣象學之進步 竺可楨著 摘自《氣象雜志》一九三五年第一一卷第一期二六五
二十年來中國氣象學之進展 吕炯著 摘自《科學》一九三五年第一九卷第一〇期二七一
二十年來中國氣象事業概况 蔣丙然著 摘自《科學》一九三六年第一二卷第八期二七八
近年中國氣象學之成績 吕炯著 摘自《地理雜志》一九三六年第九卷第一期二九八
近年中國氣象學之成績 張其昀著 摘自《地理雜志》一九三六年第九卷第一期三〇三
民國念六年一月香港遠東氣象會議紀事 竺可楨著 摘自《氣象雜志》一九三七年第一三卷第三期三一四
氣象建設之重要性與增設甘肅省氣象所之芻議 李式金、朱允明著 摘自《甘肅科學教育館學報》一九三九年創刊號三二四
中國氣象學之進展及今後之動嚮 吕炯著 摘自《教與學》一九三九年第三卷第一一期三三六
西北首創之甘肅省立蘭州氣象測候所 朱允明著 摘自《服務(重慶)》一九四〇年第二卷第六期三四〇
二十年來我國氣象事業之回顧與前瞻 吕炯著 摘自《氣象學報》一九四四年第一八卷第一—四期三四四
科學與世界和平(八月三十日科學社等七團體年會講演稿) 竺可楨著 摘自《中學月刊》一九四七年第六期三四六
中國氣象學會 吕炯著 摘自《科學大衆》一九四八年第四卷第六期三四八
我們的天氣領域 吕炯著 摘自《科學大衆》一九四八年第四卷第六期三五〇
辦理氣象事業的感想 吕炯著 摘自《科學工作者》一九四八年第二期三五五
三十年來長期天氣預報之進步 涂長望著 摘自《科學》一九四八年第三〇卷第二期三五六
氣候與天文
太陰與天氣之關係 劉渭清著 摘自《南通師範學校校友會雜志》一九一七年第七期三七一
天文學與氣象學 蔣丙然著 摘自《中國天文學會會報》一九二七年年刊三七四
天文與氣象 朱炳海著 摘自《科學世界(南京)》一九三二年第一卷第二期三八二
太陽與氣候 摘自《國聞周報》一九三三年第一〇卷第六期三八六
其他行星亦有大氣乎? 朱炳海著 摘自《中央時事周報》一九三三年第二卷第二五期三八七
月球之行動與地球氣候有連帶關係 〔美〕哈比布恩原著,曾光亨譯 摘自《海軍雜志》一九三六年第九卷第一期三九一
二十八宿起源之時代與地點 竺可楨著 摘自《思想與時代》一九四四年第三四期三九六
太陽黑子的高潮期與氣候及無綫電之影響 李曉舫著 摘自《科學月刊(成都)》一九四七年第七期四二二
觀測日蝕在歷史上的重要性 竺可楨著 摘自《浙江民衆教育》一九四八年復一卷第四期四二四
觀測日蝕的重要性(卅七年五月七日在杭州的浙江省教育會演講) 竺可楨著 摘自《科學畫報》一九四八年第一四卷第六期四二七
氣候與地理
温度之變化與礦物之關係 胡步蟾著 摘自《國立武昌高等師範學校博物學會雜志》一九二一年第四卷第一期四二九
地形與氣候 李海晨著 摘自《教與學》一九三六年第一卷第一一期四三七
鳥與氣候 潘君牧著 摘自《科學生活》一九三九年第一卷第六期四五九
第五册
氣候與水文
錢塘江怒潮 竺可楨著 摘自《科學》一九一六年第二卷第一〇期一
海流淺説 蔣丙然著 摘自《科學》一九二六年第一一卷第一期六
海洋與天氣 〔英〕CEPBrook著,朱炳海譯 摘自《科學》一九三〇年第一五卷第二期二二
黄河中游調查報告 王華棠、劉錫彤、吴樹德著 摘自《華北水利月刊》一九三四年第七卷第九、一〇期三六
海水之運行 吕炯著 摘自《地理學報》一九三五年第二卷第一期八一
渤海鹽分之分布與其海水之運行(紀念丁文江先生) 吕炯著 摘自《地理學報》一九三六年第三卷第二期一〇三
渤海之水文 吕炯著 摘自《地理學報》一九三六年第三卷第三期一二七
渤海之氣温與水温及其與海水垂直運行之關係 吕炯著 摘自《地理學報》一九三七年第四卷第一期一四四
氣象與航海 吕炯著 摘自《氣象雜志》一九三六年第一二卷第二期一六四
大氣與海洋 吕炯著 摘自《科學》一九三七年第二一卷第五期一七八
預測長江水文之初步檢討 涂長望著,蕭望山統計 摘自《氣象雜志》一九三七年第一三卷第一二期一九四
造礁珊瑚的成長率及其與海水温度的關係(中英文對照) 馬廷英著 摘自《國立中央研究院動植物研究所動物學專刊》一九三七年第一卷二一四
水期與氣候 George Simpson等原著,朱登賢、朱登皋合譯 摘自《新科學》一九三九年第一卷第四期四四四
海洋與漁業 吕炯著 摘自《科學世界(南京)》一九四七年第一六卷第三期四五三
談海 吕炯著 摘自《科學大衆》一九四八年第五卷第一期四五七
氣候與歷史
南宋時代我國氣候之揣測 竺可楨著 摘自《科學》一九二五年第一〇卷第二期四五八
中國歷史上氣候之變遷 竺可楨著 摘自《東方雜志》一九二五年第二二卷第三期四七二
氣候習慣與古代經濟發達之關係 孫乃湛著 摘自《民鳴月刊》一九三〇年第二卷第四期四八八
中國歷史時代之氣候變遷 竺可楨著,朱炳海譯 摘自《國風(南京)》一九三三年第二卷第四期四九二
紀念明末先哲徐文定公(民國二十二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中國天文學會假紫金山研究所開紀念會議) 竺可楨著 摘自《宇宙》一九三四年第四卷第八期四九九
明代(一三七〇—一六四二)水旱灾周期的初步探討 涂長望指導,張漢松計算撰述 摘自《氣象學報》一九四四年第一八卷第一—四期五〇三
氣候變遷與殷代氣候之檢討 胡厚宣著 摘自《中國文化研究彙刊》一九四四年第四卷上五〇六
中國歷代戰争與氣候之關係(上) 張星烺著 摘自《中國學報(北京,一九四四)》一九四五年第三卷第一期五八九
中國歷代戰争與氣候之關係(中) 張星烺著 摘自《中國學報(北京,一九四四)》一九四五年第三卷第二期六〇〇
中國歷代戰争與氣候之關係(下) 張星烺著 摘自《中國學報(北京,一九四四)》一九四五年第三卷第三期六〇八
中國歷代戰争與氣候之關係(四) 張星烺著 摘自《中國學報(北京,一九四四)》一九四五年第三卷第四期六一三
氣候變化對於歷史演進的重要 張星烺著 摘自《廣播周報》一九四八年復一一四期六三四
第六册
氣候與文化
地理與文化之關係 竺可楨著 摘自《科學》一九一六年第二卷第八期一
陰曆陽曆優劣异同論 竺可楨著 摘自《科學》一九一九年第五卷第一期二〇
文化與氣候(一) 陳兼善著 摘自《現代青年(廣州)》一九二〇年第五期二六
文化與氣候(二) 陳兼善著 摘自《現代青年(廣州)》一九二〇年第八期二七
文化與氣候(三) 陳兼善著 摘自《現代青年(廣州)》一九二〇年第九期二八
文化與氣候(四) 陳兼善著 摘自《現代青年(廣州)》一九二〇年第一〇期二九
論祈雨禁屠與旱灾 竺可楨著 摘自《東方雜志》一九二六年第二三卷第一三期三一
氣候與民族的關係(一) 箴譯 摘自《國際周報(上海,一九二八)》一九二八年第一卷第七期四五
氣候與民族的關係(二) 箴譯 摘自《國際周報(上海,一九二八)》一九二八年第一卷第八期四九
改良陽曆之商榷 竺可楨著 摘自《河南教育》一九二九年第一卷第二〇期五三
究竟爲什麽改用陽曆? 朱炳海著 摘自《國立中央大學半月刊》一九二九年第一卷第二期六四
論新月令 竺可楨講,鄭子政記 摘自《科學》一九三一年第一五卷第一〇期七二
氣候與文明 黄桐華著 摘自《兒童雜志(高級)》一九三三年第二八期八五
氣候與文化 趙廣亞著 摘自《文教月刊》一九三四年第七期九四
我國文學與氣候之關係 林龔謀著 摘自《福建訓練月刊》一九四三年第二卷第五期九七
民族性與氣候風土 楊群倫著 摘自《華北醫藥月報》一九四三年第二卷第七期一〇一
理想的氣候和原始文化 朱炳海著 摘自《學識》一九四八年第二卷第九、一〇期一〇四
氣候控制和文化進展 朱炳海著 摘自《思想與時代》一九四八年第五二期一〇八
陽曆與陰曆 竺可楨著 摘自《科學畫報》一九四八年第一四卷第二期一一六
氣候與文明 〔英〕J·赫胥黎作,黎生譯 摘自《雜志》一九四三年第一一卷第六期一一九
氣候與文明 摘自《青職學報》一九四六年第一期一二五
氣候與生物
生物與氣候之關係 摘自《講案》一九一五年第二卷第一〇編一二六
氣候與生物 盧温甫著 摘自《科學世界(南京)》一九三四年第三卷第一二期一三八
大氣與生物 蔣丙然講演,佟元俊筆記 摘自《教與學》一九三六年第一卷第九期一五〇
氣候與人生及其他生物之關係(二十五年九月六、七兩日講) 竺可楨著 摘自《播音教育月刊》一九三六年創刊號一六五
沙漠氣候與生物(一) PABuxton著,長弓節譯 摘自《大地》一九三七年第一卷第二期一七二
沙漠氣候與生物(二) PABuxton著,長弓節譯 摘自《大地》一九三七年第一卷第四期一七八
氣候對於細菌的影響 摘自《歐聞集錦》一九四四年第二期一八三
生物氣候學概述 吕炯著 摘自《科學世界(南京)》一九四七年第一六卷第六期一八四
生物氣候學導論 吕炯著 摘自《氣象學報》一九四七年第一九卷第一—四期一九〇
氣候與動物
動物與天氣 石朋拾零著 摘自《廣東農林月報》一九一六年第一卷第三期二〇三
動物與天氣 摘自《少年(上海,一九一一)》一九一六年第六卷第九期二〇六
蚊蠅與氣候之關係 楊惟義著 摘自《農學》一九二三年第一卷第三期二一六
《昆蟲與氣候》介紹(附原書緒論) 徐國棟著 摘自《昆蟲與植病》一九三三年第一卷第五期二一九
温度對蝗蟲性發育之感應 金孟肖著 摘自《昆蟲與植病》一九三三年第一卷第三〇—三五期二二二
三化螟猖獗與氣候 蔡邦華著 摘自《農報》一九三四年第一卷第二九期二二三
中國飛蝗之分布與氣候地理關係及其發生地之環境(中英文對照) 鄒鍾琳著 摘自《實業部中央農業實驗所研究報告》一九三五年第一卷第八期二二八
動物與氣候 摘自《綏遠農村周刊》一九三五年第六二期二六二
候鳥之遷徙 吕炯著 摘自《科學》一九三六年第二〇卷第六期二六三
介殼蟲發生與氣候之關係 於菊生著 摘自《新農村》一九三六年第二卷第一期二七四
産卵率與温度濕度之關係 史公山著 摘自《雞與蛋》一九三六年第一卷第九期二七七
天氣及氣候與昆蟲的關係 忻介六著 摘自《圖書展望》一九三七年第二卷第九、一〇期二八二
《氣候與昆蟲活動之關係》述評 謝義炳著 摘自《氣象學報》一九四一年第一五卷第二期二八九
《基於天氣圖分析之天氣預告》述評 么枕生著 摘自《氣象學報》一九四一年第一五卷第二期二九五
温度及物質代謝與變温動物的發育速度 振翮著 摘自《新科學》一九四二年第七卷第一、二期二九七
中國遷移蝗之變型現象及其在國内之分布區域 鄒鍾琳著 摘自《國立中央大學科學季刊》一九四四年第一卷第一期三〇六
昆蟲與温度 孫少軒著 摘自《農學》一九四四年第一卷第一期三二六
小動物與天氣 潘志遐著 摘自《正中兒童》一九四六年第四期三三九
中國最近十年内(一九三七—一九四七)遷移蝗發生狀况及防治之結果 鄒鍾琳著 摘自《科學》一九四九年第三一卷第二期三四〇
氣候與人體健康
毛髮與天氣之關係(一) 摘自《協和報》一九一二年第二卷第四六期三四二
毛髮與天氣之關係(二) 摘自《協和報》一九一二年第二卷第四七期三四四
毛髮與天氣之關係(三) 摘自《協和報》一九一二年第二卷第四九期三四六
毛髮與天氣之關係(四) 摘自《協和報》一九一二年第二卷第五〇期三四九
氣候與疾病之關係 林仙畊著 摘自《中西醫學報》一九一五年第五卷第八期三五二
日新醫録:高原氣候與紅血球之增加 梁伯强著 摘自《同濟雜志》一九二二年第一四期三五三
癆症與氣候及社會之關係 〔澳〕卜脱博士著,費炳章譯 摘自《醫藥雜志》一九二二年第五卷第三期三五四
自殺與氣候種族等事的關係 摘自《東方雜志》一九二三年第二〇卷第二四期三五七
呼吸器官與氣候的關係 摘自《東方雜志》一九二四年第二一卷第二期三五八
新鮮空氣與肺癆病 盧永春著 摘自《醫學周刊集》一九二八年第一卷三五九
論氣候與疾病之關係 馬伯孫著 摘自《上海國醫學院院刊》一九二九年第一期三六二
季候與人生 〔美〕亨丁敦著,朱炳海譯 摘自《地理雜志》一九二九年第二卷第六期三六四
山地氣候對於肺病的影響 汪叔清著 摘自《醫藥學》一九三〇年第七卷第六期三七九
傳染病與氣候之影響 〔丹〕Edison講,俞德葆述 摘自《廣濟醫刊》一九三〇年第七卷第六期三八四
人類的生活與氣候 達君著 摘自《少年時代(上海)》一九三一年第一卷第一五期三八七
氣候何以能影響人身健康之研究(一) 曾憲立著 摘自《同濟醫學季刊》一九三一年第一卷第二期三九三
氣候何以能影響人身健康之研究(二) 曾憲立著 摘自《同濟醫學季刊》一九三一年第一卷第三期三九六
工作時間與氣候關係之研究 洪曾基譯 摘自《安徽教育》一九三一年第二卷第六期四〇〇
天氣與癆病 盧永春著 摘自《醫學周刊集》一九三二年第六卷第二期四一九
天氣與病的關係 摘自《天德醫療新報》一九三二年第六卷第四期四二一
天氣地土與霍亂瘧疾之關係 施伯聲著 摘自《鐵道衛生季刊》一九三二年第一卷第三期四二三
天氣與疾病之關係 尹莘農著 摘自《新醫學(濟南)》一九三三年第一卷第二期四二六
山地氣候對於肺病的影響 嚴華仁著 摘自《康健雜志(上海,一九三三)》一九三三年第一卷第五期四三〇
氣候變化與人生之影響 史麟祥著 摘自《師大月刊》一九三四年第一一期四三四
氣候與健康 汰生著 摘自《民衆周刊(濟南)》一九三四年第六卷第九期四四四
蕁痳疹與温度之影響(一) 桂華岳譯 摘自《新醫藥雜志》一九三四年第二卷第六期四四八
蕁麻疹與温度之影響(二) 桂華岳譯 摘自《新醫藥雜志》一九三四年第二卷第七期四六〇
天氣和人生 竺可楨著 摘自《國風(南京)》一九三四年第四卷第八期四六九
衛生與氣候 碧岩著 摘自《吴江民衆》一九三五年第二期四七二
氣候和人生的關係 靳肇吉著 摘自《壽張鄉師校刊》一九三六年第一一期四七四
天氣與結核病之關係 EObenlond著,顧鈞禧譯 摘自《氣象雜志》一九三六年第三卷第七期四七六
人生與氣候 摘自《錢業月報》一九三六年第一六卷第二期四七七
氣候與健康 朱炳海著 摘自《圖書展望》一九三六年第二卷第二期四七八
氣象與人生 朱炳海著 摘自《教與學》一九三六年第一卷第九期四八五
《鐵肺》治病之功用:調節空氣與温度 摘自《中西醫藥》一九三六年第二卷第六期四九八
傳染病與細菌氣候之關係 朱素昂著 摘自《湖南醫專期刊》一九三六年第三期四九九
六合氣候變疫癘生 摘自《昆蟲與植病》一九三六年第四卷第三〇期五〇〇
寒冷氣候所及傳染病之影響 〔日〕熊谷謙三郎著 摘自《同仁醫學》一九三六年第九卷第三期五〇一
氣候與疾病 邱允珍著 摘自《中國醫學院畢業紀念刊》一九三六年第七届畢業紀念刊五〇四
王吉人先生講“氣候與健康” 摘自《國立浙江大學日刊》一九三七年第一九五期五一七
氣候與疾病之關係 旦華著 摘自《新科學》一九三九年第二卷第一期五一九
氣候與行爲 摘自《教育建設(南京)》一九四〇年第一卷第二期五二二
氣候與自殺 潘君拯譯 摘自《西風副刊》一九四〇年第二七期五二三
氣候與康健 Clarence AMille等著,鶴鳴譯 摘自《新科學》一九四〇年第二卷第四期五二四
氣候與人生 陳遠人譯 摘自《知識與趣味》一九四〇年第二卷第七期五三〇
氣候及四季和疾病的關係 洪佛香著 摘自《醫藥導報》一九四〇年第三卷第一二期五三二
温度與濕氣所引起之感覺 摘自《上海醫事周刊》一九四〇年第六卷第二七期五三四
本埠氣候暖寒倏變流行性感冒猖獗 摘自《保險界》一九四一年第七卷第一期五三五
虚弱兒童與氣候變换 〔日〕酒井谷平著 摘自《日新治療》一九四一年第一八三期五三六
人類鼻形與氣候的關係 張印堂著 摘自《地理》一九四一年第一卷第一期五四一
氣候與健康 摘自《新民報半月刊》一九四一年第三卷第一七期五四七
氣候與自殺 劉君著 摘自《沙漠畫報》一九四一年第四卷第一四期五四八
科學、醫學與人生 竺可楨演講,陳川虎記 摘自《國立江蘇醫學院院刊》一九四一年第二期五四九
氣候要素與健康 金振亞著 摘自《現代青年(福州)》一九四二年第七卷第一期五五三
氣候和天氣如何影響健康和舒適 夷微著 摘自《科學畫報》一九四二年第八卷第七期五五九
氣候與健康的關係 摘自《立言畫刊》一九四三年第二六三期五六三
我國氣候對於數種疾病死亡率影響之初步研究 涂長望、毛漢禮著 摘自《氣象學報》一九四四年第一八卷第一—四期五六四
氣候對於運動能力的影響 若定著 摘自《現代體育》一九四四年第二卷第二期五七二
人種與氣候 摘自《歐聞集錦》一九四四年第一輯五七六
人與温度的關係 夢薇著 摘自《健康家庭》一九四四年第五卷第五期五七八
氣候與人生 陳正祥著 摘自《文化先鋒》一九四四年第四卷第一三期五八〇
《氣候與人生》介紹 鄒鍾琳著 摘自《農報》一九四四年第九卷第三一—三六期五八五
人與天氣 摘自《世説(重慶)》一九四五年第一一三期五八七
氣候與人生之影響 葛綏成著 摘自《浙江日報月刊》一九四五年第三期五九〇
氣候與人體 David Brunt著,何之譯 摘自《時與潮副刊》一九四五年第六卷第一期五九五
氣候决定健康 錦襄譯 摘自《時與潮副刊》一九四八年第一〇卷第四期五九九
天氣與生育及衛生的關係 天星著 摘自《茶話》一九四八年第二九期六〇三
氣候影響身心 Arnold B Tinn著,譚彭譯 摘自《時與潮副刊》一九四八年第九卷第二期六〇五
漫談氣候與健康和夏令療養勝地 千里著 摘自《大衆醫學》一九四九年第二卷第四期六〇八
第七册
氣候與人類
人類將控制氣候變化 極泰譯 摘自《中央日報周刊》一九四七年第一卷第六期一
談人造雨雪 吕炯著 摘自《科學畫報》一九四八年第一四卷第一一期二
人類能管制天氣嗎? 〔美〕Reed Millard原著,戴文賽譯 摘自《西風(上海)》一九四八年第一〇五期三
氣候與社會
被天氣影響的幾種特殊事業 夷微著 摘自《科學畫報》一九四一年第八卷第六期七
天氣與貧富 子密著 摘自《新天津畫報》一九四三年第四卷第二四期九
氣候與囤積 摘自《新天津畫報》一九四三年第五卷第一三期一〇
人造氣候與工業之關係 趙健著 摘自《科學畫報》一九三五年第三卷第二期一一
氣象方面對於國家及社會實際需要之問題 吕炯著 摘自《氣象雜志》一九三六年第一二卷第一一期一二
科學與社會 竺可楨著 摘自《思想與時代》一九四三年第二四期一五
氣候與國家盛衰 CAMills著,海吟節譯 摘自《時與潮副刊》一九四七年第八卷第六期二四
氣候與生活
交通與氣候 杰乎著 摘自《道路月刊》一九二三年第五卷第三期二六
電話綫鳴聲與氣候之預測 摘自《東方雜志》一九二一年第一八卷第七期二七
無綫電話與天氣 哲著 摘自《東方雜志》一九三〇年第二七卷第二〇期二八
天氣與鐘錶 摘自《香港九龍雜志》一九三二年第一卷第五期二九
天氣變化與信差受罪的雜寫 波著 摘自《北平郵工》一九四六年第二卷第五期三〇
氣候與攝影
氣象攝影談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二一年第六卷第七期三二
春季氣候與攝影之注意——寒冷與潮濕的注意 摘自《攝影畫報》一九三五年第一一卷第八期三四
攝影與天氣 摘自《精華》一九四六年第二卷革新三一期三六
氣候與農林業
稻與氣候之關係 李孝賚著 摘自《農友會報》一九一二年第二期三七
土壤與温度之關係 摘自《浙江省農會報》一九一四年第二期三九
温度與植物之關係 摘自《氣象月刊》一九一四年第七期四三
植物與温度之關係 志厚著 摘自《學生》一九一五年第二卷第二期四六
森林與氣候之關係 青霞譯 摘自《中華實業界》一九一五年第二卷第一二期五六
植物與温度之關係 珍特爾著 摘自《東方雜志》一九一九年第一六卷第九期八一
果樹與氣候之關係 宋撫辰著 摘自《勸農淺説》一九二一年第五七期八六
氣象與農業之關係 竺可楨口述,李治楫筆記 摘自《科學》一九二二年第七卷第七期一〇七
森林與氣候之影響 席上珍譯 摘自《農商公報》一九二三年第一〇卷第五期一一一
温度與植物的關係 錢崇澍譯 摘自《科學》一九二六年第一一卷第三期一一九
温度與樹木生長的關係 摘自《少年(上海,一九一一)》一九二九年第一九卷第四期一三一
森林與地質及氣候之關係 漢墨著 摘自《自然科學》一九二九年第二卷第一期一三二
稻作與氣候 徐國棟著 摘自《農業周報》一九三〇年第一六期一三四
土壤温度濕度與棉立枯病之關係 〔美〕Walker著,胡竟良譯 摘自《棉業》一九三三年第一卷第一期一三九
關於若干種水稻害蟲因氣候的關係在世界上分布之狀况 鄒鍾琳著 摘自《國立中央大學農學叢刊》一九三四年第一卷第二期一四八
農業與氣候的關係 超且著 摘自《老實話》一九三四年第三三期一七八
稻作與氣候(一) 管相桓著 摘自《校風》一九三五年第二八五期一八〇
稻作與氣候(二) 管相桓著 摘自《校風》一九三五年第二八六期一八三
植物與氣候(一) 摘自《綏遠農村周刊》一九三五年第七四期一八四
植物與氣候(二) 摘自《綏遠農村周刊》一九三五年第七五期一八五
植物與氣候(三) 摘自《綏遠農村周刊》一九三五年第七六期一八六
植物與氣候(四) 摘自《綏遠農村周刊》一九三五年第七七期一八七
植物與氣候(五) 摘自《綏遠農村周刊》一九三五年第七八期一八八
中國農地的灌溉問題:氣候與土地條件支配下的中國農地灌溉狀况 盛叙功譯 摘自《地學季刊》一九三五年第二卷第二期一八九
植物的屈地性及其與温度的關係 何觀洲著 摘自《生物世界》一九三五年第四期二〇一
氣候環境與肥料需要之關係 余皓著 摘自《土壤與肥料》一九三五年第一卷第二期二〇六
造林樹種之選定與氣候 許培農著 摘自《西北農學社刊》一九三五年第一卷第二期二〇七
氣候和土壤對於小麥稻米與棉花之關係 李春芬著 摘自《校風》一九三六年第三八一期二一〇
二九〇五號小麥與氣候 劉恩蘭、伍子才著 摘自《地理學報》一九三六年第三卷第四期二一三
蔬菜與氣候及水分的關係 摘自《農友》一九三六年第四卷第四期二二八
小麥伸長與温度之關係(一) 羅紫崖著 摘自《湘農(長沙,一九三六)》一九三六年第一卷第四期二三〇
小麥伸長與温度之關係(二) 羅紫崖著 摘自《湘農(長沙,一九三六)》一九三六年第一卷第五期二三三
氣候與果樹 摘自《中央農場特刊》一九三六年第一期二三六
中國農業區域簡表 胡焕庸著 摘自《地理教育》一九三六年第一卷第二期二三八
温度高低與米之剛度關係 〔日〕近藤萬太郎原著,劉醒群譯 摘自《農報》一九三七年第四卷第一期二四一
氣候與樹木年輪之關係 黄逢昌著 摘自《氣象雜志》一九三七年第一三卷第一期二四三
甘蔗栽培與氣候關係 古桂芬著 摘自《廣東農訊(廣州,一九三七)》一九三七年第一卷第二期二五一
氣候地勢土壤與園藝植物之關係 王學書著 摘自《西北農專周刊》一九三七年第一卷第八期二五五
柑橘黴病與温度光綫水濕關係試驗 摘自《昆蟲與植病》一九三七年第五卷第一二期二五七
桃芽發育與時間及温度之關係 馬建策著 摘自《南通學院院刊(南通,一九三七)》一九三七年第三期二五八
氣象與農業 蔣丙然著 摘自《農學》一九三九年第一卷第二期二六〇
森林對於氣候有影響嗎? 沈煉之譯 摘自《改進》一九三九年第二卷第四期二六四
天氣與農事 鄭子政著 摘自《北碚月刊》一九四〇年第三卷第五期二六六
研究農業氣象之目的與方法 蔣丙然著 摘自《農學》一九四〇年第三卷第五、六期二七一
氣候之成因與植物之關係 林龔謀著 摘自《新農季刊》一九四一年第一卷第一期二七三
果樹栽培與氣候土質之選擇 循農著 摘自《華北合作》一九四一年第七卷第八期二八五
小氣候與幾種作物之關係 劉恩蘭著 摘自《地理》一九四二年第二卷第一、二期二八六
温度與植物之關係 劉恩蘭著 摘自《科學世界(南京)》一九四二年第一一卷第六期二九一
氣候與茶葉之生産 CRHailer著,鄭兆崧譯 摘自《萬川通訊彙訂本》一九四二年創刊號至第五〇期二九四
森林與氣候的關係 鐵明著 摘自《農村建設月刊》一九四三年第一卷第四—六期三〇一
《紅茶製造與氣候之關係》摘要 陳觀滄著 摘自《福建農業》一九四三年第三卷第七—九期三〇八
中國氣候與土壤之關係(一) 劉培桐著 摘自《地理》一九四三年第二卷第三、四期三〇九
中國氣候與土壤之關係(二) 劉培桐著 摘自《地理》一九四三年第三卷第一、二期三二二
氣候與農業 陳正祥著 摘自《中農月刊》一九四四年第五卷第一一期三四二
氣候與蔬菜生長 趙同芳著 摘自《中農月刊》一九四五年第六卷第一二期三五一
美棉之生殖生長及其與氣候之關係(孫玉書先生奬金徵文) 過興先著 摘自《中華農學會報》一九四五年第一八〇期三五八
氣候與棉花 姚餞春譯 摘自《農業推廣通訊》一九四五年第七卷第七期三八六
農業氣象之内容及其研究途徑述要 涂長望、柯象寅、方正三著 摘自《農報》一九四五年第一〇卷第一—九期三九二
柑桔栽培所受氣候之影響 陳正祥著 摘自《農業推廣通訊》一九四六年第八卷第三期四〇五
蔬菜和氣候之關係 葉嚮陽著 摘自《農業生産》一九四六年第一卷第五期四〇九
蔬菜與氣候及土壤反應的關聯 葉嚮陽著 摘自《農業生産》一九四七年第二卷第四期四一〇
蜜源植物與氣候土壤之關係(一) 黄子固著 摘自《中國養蜂雜志》一九四七年第六卷第一期四一一
蜜源植物與氣候土壤之關係(二) 黄子固著 摘自《中國養蜂雜志》一九四七年第六卷第二期四一四
馬尾松黑松赤松種子發芽與温度關係之初步研究 吴志曾著 摘自《農報》一九四七年第一二卷第五期四一六
氣候與棉 吴和賡著 摘自《科學世界(南京)》一九四八年第一七卷第一期四一八
氣候與植物 吕欣良著 摘自《科學時代》一九四八年第三卷第一期四二〇
氣候對於甘蔗生長之影響 陳正祥著 摘自《臺灣糖業季刊》一九四八年第一卷第二期四二四
日長對於植物之影響 陳正祥著 摘自《臺灣農林月刊》一九四八年第二卷第一〇期四三五
扦插植物的發根與相對性温度的關係(上):植物的生育與相對性温度的關係 柳子明著 摘自《世界農村月刊》一九四八年第二卷第四期四四〇
扦插植物的發根與相對性温度的關係(下):植物的生育與相對性温度的關係 柳子明著 摘自《世界農村月刊》一九四八年第二卷第五期四四六
氣候與工商業
温度與蠶兒消化之關係 邱鵠著 摘自《蠶叢》一九一一年第一卷第八期四五二
氣候與商業之關係 秋水著 摘自《進步》一九一四年第六卷第五期四五七
企業與天氣之關係 摘自《協和報》一九一四年第四卷第四三期四六七
氣候與蠶種孵化之關係 平園著 摘自《工業雜志(長沙)》一九二二年第一卷第五期四七一
紗廠氣候變化時之補救方法 何達著 摘自《華商紗廠聯合會季刊》一九三〇年第八卷第四期四七五
氣候温度對於水泥、灰泥與混凝土三者之影響 黄鍾琳著 摘自《建築月刊》一九三四年第二卷第一期四八一
精紡室的熱發生與温度分布狀態 摘自《紡織周刊》一九三四年第四卷第七期四八五
《押制收蟻温度與蟻蠶生理及蟲質繭質之關係》抄録 〔日〕佐藤貞治原著 摘自《浙江省蠶種製造技術改進會月刊》一九三四年第二卷第九期四八八
《繭質嚮上與五齡期温度之影響》抄録 〔日〕松村季美原著 摘自《浙江省蠶種製造技術改進會月刊》一九三五年第三卷第一期四九〇
《蠶卵之催青温度與孵化率之影響》抄録 〔日〕道家通道原著 摘自《浙江省蠶種製造技術改進會月刊》一九三五年第三卷第一期四九二
花卷重量與氣候之關係 劍慧著 摘自《朝氣》一九三五年第四期四九三
氣缸用油消耗與氣候變化之關係 陳惠良著 摘自《長途》一九三六年第一卷第二期四九八
温度與育蠶 辛農著 摘自《絲業之友》一九四〇年第六期五〇〇
紡織工廠的空氣調節:相對濕度與温度對於紡織纖維、紡織工程及工作效能之影響 吴嘯雄、李乃煒著 摘自《杼聲》一九四〇年第六卷第一期五〇一
棉紡織工廠之有效温度與空氣調節 陳崇禮著 摘自《杼聲》一九四七年第一〇卷第一期五一二
氣候與軍事
氣候與戰略之關係 喦成著 摘自《青年進步》一九一九年第一九期五一五
天時對於戰争之影響 竺可楨著 摘自《科學》一九三二年第一六卷第一二期五一七
從戰争講到科學的研究(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一日在南京金陵大學講) 竺可楨講,朱炳海記 摘自《科學》一九三二年第一六卷第六期五二六
氣候與軍事設計 朱炳海著 摘自《新中華》一九三三年第一卷第一九期五三八
天氣與新戰術 朱炳海著 摘自《新中華》一九三三年第一卷第二二期五四三
氣象事業與空防 朱炳海著 摘自《東方雜志》一九三三年第三〇卷第一七期五四八
從海洋與國防談到籌設海洋觀象臺 吕炯著 摘自《地理學報》一九三五年第二卷第三期五五四
軍用氣象之中心工作:彈道風之測算法 吕炯著 摘自《氣象雜志》一九三六年第一二卷第三期五六九
天時與戰争第四講:天氣與戰術 吕逸卿講 摘自《國立中山大學日報》一九三六年六月十六日五八一
氣象與軍事之關係 吕炯著 摘自《新民族》一九三八年第二卷第四期五八五
天氣與歐戰(中英文對照) 〔英〕JBSHaldane著,金戈譯 摘自《當代英文》一九四〇年第一卷第四期五八八
氣候與空戰 醒青譯 摘自《航空雜志》一九四〇年第九卷第三期五九二
化學戰與天氣 錢前穀著 摘自《軍事雜志(南京)》一九四〇年第一二一期五九四
科學與國防 竺可楨著 摘自《浙江青年(金華)》一九四三年新一二期五九五
氣候怎樣了武器 Maryuis WChilds著,奚真譯 摘自《時與潮副刊》一九四三年第一卷第六期五九七
天時與近代戰争 涂長望著 摘自《科學與技術》一九四三年創刊號六〇一
作戰與氣候 吕懷時著 摘自《雜志》一九四四年第一二卷第五期六〇九
戰争與氣候——在亞洲 厲華著 摘自《常識》一九四四年第四期六一二
氣候與戰争 學人譯 摘自《中學生》一九四四年第七五期六一六
氣象與國防 吕炯著 摘自《中央氣象局氣象叢刊》一九四四年第一卷第一期六二〇
氣象在國防上的效用 吕炯著 摘自《現代防空》一九四四年第三卷第四—六期六五二
氣候與東南亞之戰 Brook著,王宜佳譯 摘自《時與潮》一九四四年第二〇卷第五期六五六
原子彈對於氣候的影響 摘自《國防科學簡報》一九四七年第二期六五九
軍中口糧供給的種類與氣候無關 摘自《國防科學簡報》一九四七年第三期六六一
原子彈對氣候的變化有影響麽? 摘自《創進》一九四八年第一卷第一八期六六三
第八册
氣候與航空
飛行與氣候 劍平著 摘自《游戲雜志》一九一五年第一九期一
論航空家不可不知星學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七年第二卷第一〇期三
航空應用氣象學(一)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九年第五卷第二期七
航空應用氣象學(二)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九年第五卷第三期一五
航空應用氣象學(三)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九年第五卷第五期三五
航空應用氣象學(四)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二〇年第五卷第九期四五
航空應用氣象學附編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二一年第六卷第八期六一
航空之安全與氣象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二一年第六卷第一〇期六九
航空氣象應有之設備 蔣丙然著 摘自《御風》一九二三年第一期七一
航空與天氣 竺可楨講,桑鎬記 摘自《地理雜志》一九二九年第二卷第六期七三
航空與氣象(中央廣播無綫電臺科學演講) 竺可楨講 摘自《航空雜志》一九三〇年第一卷第六期七六
飛機救國和科學研究 竺可楨著 摘自《科學畫報》一九三三年第一卷第九期八一
霧與航空(一) 〔美〕威萊脱著,竺可楨校,朱炳海譯 摘自《科學》一九三三年第一七卷第三期八三
霧與航空(二) 朱炳海譯 摘自《科學》一九三三年第一七卷第四期一一八
霧與航空(三) 朱炳海譯 摘自《科學》一九三三年第一七卷第五期一五八
氣象與航空 吕炯著 摘自《氣象雜志》一九三五年第一一卷第二期一九八
航空運輸與氣候的關係 楊唯仁著 摘自《交通職工月報》一九三五年第三卷第七期二〇五
氣象與航空之關係 竺可楨著 摘自《浙江省建設月刊》一九三六年第一〇卷第五期二〇九
飛機場地位之研究(一) 朱炳海著 摘自《測量公報》一九三七年第八五期二一四
飛機場地位之研究(二) 朱炳海著 摘自《測量公報》一九三七年第八六期二二〇
夏季飛行的天氣障礙 朱炳海著 摘自《科學世界(南京)》一九三八年第七卷第一期二二六
霧淞雨淞與飛行之關係 蔣丙然著 摘自《科學》一九四〇年第二四卷第五期二三〇
滑翔與氣象 涂長望著 摘自《思想與時代》一九四一年第五期二三三
空中交通和天氣 朱炳海著 摘自《交通建設》一九四四年第二卷第一期二三七
霧和飛機場的地位 朱炳海著 摘自《廣播周報》一九四七年復二五期二四六
飛機失事與氣象 吕炯著 摘自《氣象通訊》一九四七年第二卷第四期二四七
氣象與航空 吕炯著 摘自《科學》一九四七年第二九卷第三期二四八
天氣報告與飛行安全 陸鴻圖著 摘自《中國的空軍》一九四七年第一〇〇期二五〇
中國區域氣候·綜合類
南路稻作育種場氣候報告 摘自《氣象觀測所報告》一九二七年第二期二五四
中國南部經濟植物病害志 鄒鍾琳譯 摘自《科學》一九二四年第九卷第三期三一〇
中國氣候區域論 竺可楨著 摘自《地理雜志》一九三〇年第三卷第二期三一八
關於中國自然區域的幾點參考 翁詠霓講,朱炳海筆記 摘自《國立中央大學地理雜志》一九三一年第四卷第三期三三五
長江流域三十年未有之大雨量及其影響 竺可楨、劉治華著 摘自《時事月報》一九三一年第五卷第三期三三八
西北氣候調查初步計劃 竺可楨著 摘自《建設(南京,一九二八)》一九三一年第一一期三四六
中國南部的氣候與紫外光 馬陳著 摘自《福建文化》一九三二年第一卷第四期三四八
東北地形氣候及於軍事上之影響 戴藩國著 摘自《軍事彙刊》一九三三年第四期三五一
民國二十三年夏季長江下游乾旱之原因 竺可楨著 摘自《科學畫報》一九三四年第二卷第三期三五六
華北之乾旱及其前因後果 竺可楨著,李良騏譯 摘自《地理學報》一九三四年第一卷第二期三五七
今夏江南旱灾的成因及治本的救濟朱炳海著 摘自《吴江縣政》一九三四年第一卷第三期三六八
北寧路沿綫之氣候土壤與植棉 鄭藩著 摘自《鐵路月刊:北寧綫》一九三六年第六卷第四期三七二
黄河流域之氣候 胡焕庸著 摘自《地理學報》一九三六年第三卷第一期三八四
中國氣候區域 涂長望著 摘自《地理教育》一九三六年第一卷第八期四三二
中國氣候區域 涂長望著,盧鋈譯 摘自《地理學報》一九三六年第三卷第三期四三六
華北三省每畝皮棉産量與氣候温度純複相關之研究 王達著 摘自《天津棉鑒》一九三七年第一卷第六—九期四七〇
長江流域雨量的相互關係 涂長望著 摘自《氣象雜志》一九三七年第一三卷第四期四八八
Koeppen範式的中國氣候區域 涂長望、郭曉嵐著 摘自《氣象雜志》一九三八年第一四卷第二期四九四
西北的地質與氣候(《西北經濟建設參考資料》初稿之一) 傅安華著 摘自《力行(西安)》一九四〇年第一卷第一期五一一
康南地理氣象考察報告 朱炳海著 摘自《地理學報》一九四〇年第七卷第一期五一九
移民西康問題 朱炳海著 摘自《青年月刊(南京)》一九四〇年第九卷第一期六〇八
西康開發問題 朱炳海著 摘自《青年中國季刊》一九四〇年第一卷第二期六一一
華北、蒙疆之氣候變化與年輪分析 〔日〕保柳睦美著,張資平譯 摘自《中日文化》一九四一年第一卷第三期六二〇
華北雨水之保存 蔣丙然著 摘自《農學》一九四一年第六卷第三、四期六三〇
第九册
中國區域氣候·綜合類
陝甘川滇黔五省之氣候與棉作 馮秀藻著 摘自《地理》一九四一年第一卷第四期一
焚風對於渭河流域氣候與天氣上之影響 鄭子政著 摘自《氣象學報》一九四二年第一六卷第一、二期一三
關於西域及西蜀之古氣候與古地理 吕炯著 摘自《氣象學報》一九四二年第一六卷第三、四期二一
西北氣候與農業 涂長望著 摘自《青年與科學》一九四三年第一卷第二期五三
屯墾西北之氣候障礙 朱炳海著 摘自《新中華》一九四三年復一卷第四期五九
從西北的水荒談到氣候變化的原因 吕蔚光著 摘自《萬象周刊》一九四四年第六六期六二
塔里木盆地之自然環境 陳正祥著 摘自《邊政公論》一九四四年第三卷第三期六六
東北的氣候 陳正祥著 摘自《邊政公論》一九四四年第三卷第七期七七
華中之重要農作與氣候 涂長望、方正三著 摘自《氣象學報》一九四四年第一八卷第一—四期八八
華中之氣候與農作 涂長望、方正三著 摘自《經濟建設季刊》一九四四年第三卷第二期九二
西北水利探源 吕炯著 摘自《雍言》一九四四年第四卷第一一、一二期一〇五
中國北部森林之摧殘與氣候變爲沙漠狀况之關係 黄瑞采譯 摘自《江蘇月報》一九三五年第三卷第四期一一〇
華北氣候與作物之關係(一) 蔣丙然著 摘自《新農業(北京,一九四五)》一九四五年第一卷第四期一一七
華北氣象與作物之關係(三) 蔣丙然著 摘自《新農業(北京,一九四五)》一九四五年第一卷第六期一一九
南方氣候與中國種族 光軍著 摘自《清議》一九四八年第二卷第六期一二一
西南氣候與棉花生産 文振旺著 摘自《中國棉訊》一九四八年第二卷第一九期一二三
中國區域氣候·北京
北平氣候與療養肺癆 盧永春著 摘自《中華醫學雜志(上海)》一九三二年第一八卷第六期一二四
前清北京之氣象紀録 竺可楨著 摘自《氣象雜志》一九三六年第一二卷第二期一三一
中國區域氣候·山西
山西的氣候和植物分布狀况 慨士著 摘自《自然界》一九二六年第一卷第八期一三五
中國區域氣候·江蘇
江蘇省水稻之花飛虱 鄒鍾琳著 摘自《農學》一九二六年第三卷第二期一四六
南京之氣候 竺可楨演講,王學素記 摘自《科學》一九二二年第七卷第三期一八九
本年一月至三月南京氣象報告 竺可楨編製 摘自《史地學報》一九二二年第一卷第三期二〇七
四、五兩月南京氣候報告 竺可楨編製 摘自《史地學報》一九二二年第一卷第四期二一二
十一、十二兩月南京氣候報告 竺可楨編製 摘自《史地學報》一九二三年第二卷第三期二一四
十二年五月南京氣候報告 竺可楨編製 摘自《史地學報》一九二三年第二卷第六期二一六
十二年六月至八月南京氣候報告 竺可楨編製 摘自《史地學報》一九二三年第二卷第七期二一七
十二年九月至十月南京氣候報告 竺可楨編製 摘自《史地學報》一九二四年第二卷第八期二二〇
南京之氣候 竺可楨著 摘自《史學與地學》一九二八年第四期二二二
民國十七年南京風嚮與天氣之關係(中英文對照) 張寶堃著 摘自《氣象年報》一九二八年第一卷二四六
民國十八年南京風嚮與天氣之關係(中英文對照) 張寶堃著 摘自《氣象年報》一九二九年第二卷二六五
民國十九年南京風嚮與天氣之關係(中英文對照) 張寶堃著 摘自《氣象年報》一九三〇年第三卷二八七
民國二十年南京風嚮與天氣之關係(中英文對照) 張寶堃著 摘自《氣象年報》一九三一年第四卷三一七
民國二十一年南京風嚮與天氣之關係(中英文對照) 張寶堃著 摘自《氣象年報》一九三二年第五卷三四五
民國二十二年南京風嚮與天氣之關係(中英文對照)張寶堃著 摘自《氣象年報》一九三三年第六卷三七五
南京之氣候 竺可楨著 摘自《地理雜志》一九二九年第二卷第六期四〇二
南京一年來之颮 竺可楨講,鄭子政記 摘自《氣象年報》一九二九年第二期四一八
南京柳樹幹部數種昆蟲之生活狀况及其隨從現象 鄒鍾琳著 摘自《國立中央大學農學叢刊》一九三五年第二卷第一、二期四二三
南京三千公尺高空之風嚮與天氣之預測 竺可楨著,薛鐵虎譯 摘自《氣象雜志》一九三五年第一一卷第二期四四一
南京氣候與果樹生長之概况(根據民國十八年至二十三年六年間之紀録) 摘自《園藝》一九三六年第二卷第二期四四五
南京的天氣 竺可楨講,薛鐵虎譯 摘自《氣象雜志》一九三六年第一二卷第四期四四六
南京最低温度之預測 涂長望、徐延煦著 摘自《氣象雜志》一九三七年第一三卷第二期四五二
北極閣山頂之地温 吕炯著 摘自《氣象雜志》一九三七年第一三卷第八期四六五
中華民國二十九年南京逐月温度及蒸發量與歷年平均比較圖 摘自《水利委員會彙刊》一九四一年第三期四七三
中華民國二十九年南京逐月雨量與歷年平均比較圖 摘自《水利委員會彙刊》一九四一年第三期四七三
本年七月鎮江之温度雨量水位與去年同月比較表(至七月二十一日止) 摘自《江蘇廣播雙周刊》一九三五年第三期四七四
鎮江之温度雨量水位與去年同月比較表(本年七月二十二日至八月四日) 摘自《江蘇廣播雙周刊》一九三五年第四期四七五
鎮江之温度雨量水位與去年同月比較表(本年八月五日至八月十八日) 摘自《江蘇廣播雙周刊》一九三五年第五期四七六
鎮江之温度雨量水位與去年同月比較表(本年八月十九日至九月一日) 摘自《江蘇廣播雙周刊》一九三五年第六期四七七
鎮江之温度雨量水位與去年同月比較表(本年九月二日至九月十五日) 摘自《江蘇廣播雙周刊》一九三五年第七期四七八
鎮江之温度雨量水位與去年同月比較表(本年九月十六日至九月二十九日) 摘自《江蘇廣播雙周刊》一九三五年第八期四七九
中國區域氣候·浙江
杭州的氣候 竺可楨著,程純樞譯 摘自《史地雜志》一九三七年第一卷第二期四八〇
浙江之氣候 陳正祥著 摘自《地理學報》一九四三年第一〇卷第一期四八五
五月九日環食時杭州天頂亮度與大氣温度 丁緒寶著 摘自《科學畫報》一九四八年第一四卷第七期五二〇
中國區域氣候·山東
青島測候所視察報告書 蔣丙然著 摘自《科學》一九二二年第七卷第一二期五二一
青島氣候之大概 蔣丙然著 摘自《科學》一九二五年第九卷第一〇期五三二
山東半島颶風記(十三年七月十三日) 蔣丙然著 摘自《中國氣象學會會刊》一九二五年第一期五五七
十七年六月二十一日青島大雹紀略 蔣丙然著 摘自《中國氣象學會會刊》一九二八年第四期五七五
青島温度之研究 蔣丙然講,朱炳海記 摘自《地理雜志》一九三〇年第三卷第四期五七七
山東中部春季温度特高之原因 吕炯著 摘自《氣象雜志》一九三七年第一三卷第六期五八二
青島之附近氣候與農作關係 蔣丙然著 摘自《農學》一九四〇年第三卷第一、二期五九〇
太陽黑點與山東氣候 于秉溪著 摘自《現代文叢》一九四七年第一卷第四期六一六
青島天氣 王華文著 摘自《港工》一九四八年第一卷第三期六一八
第十册
中國區域氣候·廣東
勸誘粤省鄉民植樹之意見 鍾桃著 摘自《廣東農林月報》一九一七年第一卷第一〇期一
廣東之農林作物 鄧植儀著 摘自《國立中山大學農學院農林研究委員會叢刊第三類:土壤專刊》一九三四年第一期八
廣東氣候與蔬菜事業 何淞海著 摘自《農聲》一九二七年第八六—九〇期一〇
坪石氣候變化情形與附近植物景觀 李祀棟著 摘自《中山學報》一九四二年第一卷第六期一八
中國區域氣候·廣西
廣西之雨量 李良騏著 摘自《地理學報》一九三五年第二卷第四期二〇
廣西惡劣天氣之成因 廖國僑著 摘自《地理雜志》一九三五年第八卷第三期三七
六月份南寧風嚮與温度之關係(民國二十五年) 摘自《氣象月刊(南寧)》一九三六年第一卷第六期四九
六月份南寧風嚮與濕度之關係(民國二十五年) 摘自《氣象月刊(南寧)》一九三六年第一卷第六期四九
中國區域氣候·重慶
重慶之氣候 朱炳海著 摘自《氣象雜志》一九三八年第一四卷第一期五〇
重慶之氣候及其對於紡紗工程之影響 萬毓琦著 摘自《中國紡織學會會刊》一九四四年第二期七七
重慶一年内温度及雨量之變遷與中華瘧蚊生長之關係(費耕雨先生奬金徵文得奬作) 龔堃源著 摘自《中華農學會報》一九四六年第一八三期八〇
中國區域氣候·四川
氣候與物産 摘自《四川月報》一九三二年第一卷第四期一二一
峨眉山之雨量 涂長望著,許鑒明譯 摘自《氣象雜志》一九三六年第一二卷第一〇期一二三
控制四川雨量的三個主因:阻流、天漏、焚風 吕炯原著,陳雯摘要 摘自《科學世界(南京)》一九四〇年第九卷第五期一三三
四川氣候與甘蔗生長 陳克功著 摘自《農報》一九四一年第六卷第一九—二一期一四三
峨眉山各月氣温表 摘自《國立中央大學理科研究所地理學部專刊》一九四二年第一期一五〇
峨眉縣與樂山璦琿温度表 摘自《國立中央大學理科研究所地理學部專刊》一九四二年第一期一五〇
峨眉山之氣候 胡焕庸著 摘自《國立中央大學、四川省政府川西科學考察團報告第一號》一九四二年年刊一五二
四川盆地之氣候與農業 王成敬著 摘自《新經濟》一九四二年第七卷第一一期一六三
四川的夏天 朱炳海著 摘自《青年與科學》一九四三年創刊號一六八
四川春夏氣候與民生關係 張豹崐著 摘自《新新新聞每旬增刊》一九四三年第五卷第二九、三〇期一七二
民國三十二年春夏二季四川雨量與米價之研討 謝義炳著 摘自《糧食問題》一九四四年第一卷第一期一七六
巴山夜雨 吕炯著 摘自《氣象學報》一九四二年第一六卷第一、二期一八二
中國區域氣候·貴州
貴陽的天氣 張寶堃著 摘自《西南邊疆》一九四〇年第七期二〇〇
貴州天氣與氣候 謝義炳著 摘自《中央氣象局氣象叢刊》一九四四年第一卷第四期二一九
貴州特用作物與地形氣候及土壤之關係 侯學煜著 摘自《中國農村生活》一九四四年第一卷第一期二三九
貴州省的民生與氣候土壤的關係 侯學煜著 摘自《科學》一九四四年第二七卷第九—一二期二四四
中國區域氣候·西藏
西藏之氣候與農作物 蔣丙然著 摘自《中央亞細亞》一九四二年第一卷第二期二五七
西藏高原上各地氣壓之年變化 吕炯著 摘自《氣象學報》一九四三年第一七卷第一—四期二六五
西藏高原及其四周之雨量 吕炯著 摘自《中央氣象局氣象叢刊》一九四五年第二卷第一期二七五
中國區域氣候·陝西
陝西省水旱灾之紀録與中國西北部乾旱化之假説 丁文江著,朱炳海譯 摘自《地理雜志》一九三六年第九卷第二期二八八
陝西氣候之概况 李毅艇著 摘自《陝西水利月刊》一九三六年第四卷第六期二九五
西安冬季雨量稀少之原因 李毅艇著 摘自《氣象雜志》一九三七年第一三卷第六期三〇〇
中國區域氣候·甘肅
甘肅之氣候 陳正祥著 摘自《國立中央大學理科研究所地理學部專刊》一九四三年第五期三一七
甘肅之地理環境與農業區域 陳正祥著 摘自《邊政公論》一九四三年第二卷第六—八期三三二
蘭州氣候志初編 朱允明編 摘自《圖書月刊》一九四四年第三卷第二期三四一
中國區域氣候·新疆
高山氣候之探討 嚴德一著 摘自《國立中央大學理科研究所地理學部專刊:新疆與印度間之交通路綫》一九四二年第二期三四四
新疆的氣候 陳正祥著 摘自《邊政公論》一九四四年第三卷第一〇期三四七
中國區域氣候·臺灣
臺灣之氣候與天氣 陳正祥著 摘自《邊政公論》一九四七年第六卷第四期三五九
臺北風嚮之研究 蔣丙然著 摘自《國立臺灣大學農學院研究報告》一九四七年第一卷第三期三六九
臺灣之同型氣候與農作引種 陳正祥著 摘自《臺灣農林月刊》一九四八年第二卷第一一期三八八
玉山氣候與生物 白鵬著 摘自《氣象通訊》一九四八年第三卷第一〇期三八九
澎湖東北季風期之風速與天氣及温度之關係 邱日興著 摘自《氣象通訊》一九四八年第三卷第四期三九二
臺灣稻的季節特性和日照時間與温度間的關係(一) 徐慶鐘著 摘自《學藝》一九四八年第一八卷第四期三九三
臺灣稻的季節特性和日照時間與温度間的關係(二) 徐慶鐘著 摘自《學藝》一九四八年第一八卷第六期四〇七
臺灣農業氣候 陳正祥著 摘自《國立臺灣大學農學院研究報告》一九四八年第二卷第一期四一六
國外氣候
美國戰時氣象觀測之設備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八年第四卷第四期四六六
日本氣象學發達之概况 竺可楨著 摘自《科學》一九二七年第一二卷第四期四六八
斯文哈丁在中央亞細亞之測候工作 朱炳海著 摘自《地理雜志》一九三二年第五卷第三期四八三
亞歐大陸北部之氣候土壤及其與殖民之關係 〔俄〕柏拉索洛夫著,任美鍔譯 摘自《地理雜志》一九三三年第六卷第五期四九一
美國氣團之性質 朱炳海著 摘自《科學》一九三四年第一八卷第一期五〇四
英國之農業氣象會議(一九三三) 朱炳海著 摘自《科學》一九三四年第一八卷第二期五一〇
緬甸的氣候 陳正祥著 摘自《文化先鋒》一九四三年第二卷第八期五一二
緬甸的氣候與天氣 陳正祥著 摘自《青年與科學》一九四五年第二卷第二期五一五
氣候交易 Saw Shulsky著,黄競存譯 摘自《時與潮副刊》一九四六年第六卷第六期五二一
北極區域的冰川和氣候變化 任美諤譯 摘自《科學世界(南京)》一九四七年第一六卷第一二期五二四
本國氣候的世界觀察 朱炳海著 摘自《地理教學》一九四七年第二卷第四期五二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