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作《在公共服务中感知国家——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公共服务路径》有幸能够在《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022年第3期发表,衷心感谢《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编辑部的厚爱,感谢匿名评审专家的宝贵建议,同时非常感谢关注此文的学界同仁。
前段时间编辑部邀约从“论文的产生与知识的生产”角度谈一下写作的心路历程,虽然在漫长的学术生涯中,约稿交稿已是寻常之事,但梳理论文背后的故事却是第一次,一时间竟不知道该从何说起。加之连日在新疆、云南、广西等边陲之地调研,行色匆匆,无暇顾及,延宕至今。在一弘老师屡屡催促之下,无奈之际,仓促借用观堂先生论做学问三重境界之语,敷衍成文,贻笑大方。
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关于这篇文章的缘起,可简单概括为“学术探寻游走于道器之间”。写文章首先要定题目,选择什么样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窃以为圭臬有二,一是家国情怀,二是时代主题。《论语·泰伯》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文以载道,古往今来做学问者,大抵皆有负重之责任与兼济之情怀。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其作者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谈到他焚膏继晷兀兀穷年编纂《史记》的立意,就是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宋代张载秉持为学之道在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家国情怀和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使命担当,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更是中华文明延续千年虽历经劫难,但始终生生不息的根源所在。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一方面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另一方面,前进道路上面临着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民族领域是防范风险隐患的重点,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突出,是反分裂斗争的前沿。美国等西方国家利用民族问题对我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加剧,国际上蔓延的民粹主义、种族主义、地区分离主义等思潮对我干扰增加,周边国家泛民族主义的影响不容小觑。从国内看,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改革发展中的一些困难、前进中的问题、转型中的困惑以及多样的社会思潮和多元的利益诉求,不可避免地投射到民族领域,与民族因素相互交织产生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应对和消除各种风险隐患,就可能影响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治国理政与时俱进提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鲜明主线。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凝心铸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起万众一心的磅礴伟力。以学术研究服务国家战略,回应时代召唤,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使命与责任。
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方向既明,但如何选择研究路径就成为一个突出问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多层面、多视角的宏大的时代课题,也是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相关成果汗牛充栋,从什么角度切入才能独辟蹊径?认真检视已有学术成果,发现其更多聚集于民族学、历史学、心理学领域,基本上都在抽象思辨和宏大叙述方面着力。《易经》有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圣人论宇宙万象,以形之一字包括之。形上形下,本为一物,特因其变通而异其体。余致力于民族地区稳定与发展研究近二十年,几乎走遍了从雪域高原到大漠戈壁的民族地区。无论是“八千湘女上天山”“三千孤儿入内蒙”的历史佳话,还是“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没有祖国的界碑,哪有我们的牛羊”、西藏玉麦乡牧民卓嘎央宗姐妹“家是玉麦,国是中国”的鲜活事迹和质朴情感,都深深地打动着我。学术探究游走于“道”与“器”之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主线,是目标,其核心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重点在于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只有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才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从传统学科分野来看,中华民族共同体(国家)属于政治学的研究范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更多的是心理学、民族学、社会学研究的领域。“春山磔磔鸣春禽,此间不可无我吟”。在宏大的时代潮流中,公共管理学科绝不能失语。但如何寻找二者之间的关联?找到独出机杼的切入点?如何立足中国问题的鲜活实践,使“道”“器”贯通,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的今天,为民族工作提供前沿性、针对性、务实管用、能够转化为“有形、有感、有效”的实践路径?是立论成败的关键。
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公共服务是公共管理的核心,它存在于老百姓的日常生产生活之中,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公共服务是个体感知国家、联结国民与国家的重要纽带。“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在传统王朝时代,国家与民众的关联度很低。近代中国社会也长期处于“一盘散沙”的低组织化状态之中。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把公共服务作为形塑国民与国家关系的政治连接纽带。在民族地区,国家既提供有共和国公民所应享有的普遍性公共服务,又针对民族地区以及特定群体提供有特殊性公共服务;既有“西部大开发”“兴边富民行动”等重大战略规划,又有青藏铁路、川藏铁路等成本极高的“天路工程”,甚至为了满足少数民族群众特殊需求,把边销茶、酥油桶、糌粑盒、坎土曼等等都列入少数民族特需品,专门安排生产供应。正是这些公共服务的供给与完善,提升了少数民族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足感,使得各族群众能够在日常中触摸、感知到国家。国家在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内在地表达国家的存在并强化合法性,成为形塑“积极的公民身份”的基本方式,并为培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现实路径。从公共服务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解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过程,发现其存在从感知到满意再到认同的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情感递进逻辑。于是乎,“柳暗花明又一村”。我们紧扣时代脉搏,服务国家现实,以公共服务为研究视角,以少数民族地区为研究对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研究主线,建构了以公共服务铸牢各族群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框架,提出了“在公共服务中感知国家”这样一个响亮的口号,并在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新时代,提出了建立普惠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公共服务需求体系、多元化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健全的公共服务内容体系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进路。
文章在《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022年第3期被作为《专栏·专稿》封面首篇文章推出后,国家民委机关报《中国民族报·理论周刊》以“感知—满意—认同”为题转载,学习强国、社科优选、内蒙古民族事务委员会官网、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网、玉树州民宗委、肃北统一战线等全国各地近60多家媒体先后转发,并被《新华文摘》(2022年第14期)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民族问题研究》(2022年第8期)全文转载,获评《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022年年度优秀论文。随后,该文主要观点被国家民委办公厅摘编上报,获得了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产生了重要的社会影响。
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民族事务治理历程,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扬弃了苏联的“民族自决”模式,结合中国国情创建了“民族区域自治”,并经过共产党人的百年探索和实践,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原创性论断,并将上升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纲”和“主线”。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是一劳永逸的政策体系,不是毕其功于一役而永久完成的工程,而是一项久久为功的伟大社会事业,需要数代人为之不懈奋斗与努力。作为一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作为一名公管学人,唯有“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方能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为记。
--------------------------------------------
本文作者系李俊清、付秋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