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科研成果 -> 正文

乌小花 李安然|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

发布日期:2022-09-28  来源:   点击量:

乌小花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安然

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专业博士研究生


摘要

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需要。文章阐述了对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内涵的理解,剖析了其实践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应强化中华文化整合与国家叙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建新时代文化符号象征体系,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

关键词

中华文化符号 中华民族形象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正文

2019年9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树立和突出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完整表达进入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体系。2021年8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再次强调,“要准确把握和全面贯彻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同时要求在各民族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


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具有重要的价值整合功能和精神激发作用,是推动各民族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坚定各民族对中华文化高度认同的需要,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需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独特内涵


一般来说,文化符号和民族形象是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生产创造的物质及精神产品的代表,是本民族思想智慧和精神面貌的高度凝结和表征方式。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是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由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优秀文化集合,是各民族共同传承的优秀传统文化、共同奋斗的革命文化、共同缔造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刻概括和集中表达。


(一)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包括各民族共同传承的优秀传统文化。


传统是保存在现代人的记忆、语言和行动中的过去,是世代相传、具有特点的社会因素。“传”意味着传承和延续,“统”意味着连续和统合。从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中,我们可以明确中华传统文化可以概括为体现中华文明演进内在一致性的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为适应环境和满足自身需求而投身于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产物,中华传统文化在传承和延续的过程中具有连续性,历史上的民族大迁徙、大互动成为促进文化传播、增强文化共性的重要途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内生动力,中华文化所具有的兼容并蓄特性,使之融汇了各民族优秀文化,经历不断吸收、变革、更新、整合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明五千年源远流长,各民族文化共同汇聚形成了交相辉映、历久弥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精髓不断上升为中华民族的标识符号,包括智力创造、社会习俗、行为标准、思维模式、生活方式等内容,这些有机融合而成的物质的和精神的文化符号和民族形象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的精神所依,也是中华民族在国际风云变幻中不断前进的精神所托。在新的历史征程上,必须继承中华文化兼收并蓄的优秀传统,发扬伟大团结精神,推动中华文化不断繁荣发展,不断汲取新的养分,在交汇激荡中生成具有新时代意义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


(二)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包括各民族共同奋斗的革命文化。


自近代以来,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由此,中国革命翻开了新的篇章。1922年7月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关于国际帝国主义与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决议案》,明确提出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的革命纲领。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各族人民投身革命斗争,共同抵御外敌、共同捍卫祖国统一。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率先举起全民族抗战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抵御日本侵略,成功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直到取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在革命斗争的过程中,各族革命先烈都立下了赫赫功勋,各族群众都做出了卓越贡献。中华民族经历外来侵略和内部动荡,仍然保持独立和统一,伴随着中国革命历史进程演化发展的革命文化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孕育于伟大斗争中的革命文化,涵盖实现共产主义的革命理想、以建党精神为源头,包括红船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在内的革命精神和彝海结盟、抢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翻越大雪山等革命事件,共同组成了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在新的历史征程上,必须继续发扬伟大斗争精神,丰富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新内涵。


(三)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包括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得以生成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符合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发展、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反映时代进步潮流的文化,在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层面都彰显着先进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各民族共同的梦想,而梦想的实现离不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指引。只有牢牢把握住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才能充分讲好中国故事,充分汇聚各族人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奋斗的磅礴伟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既涵盖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价值目标,又凝聚了各族人民共同的价值取向,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提供文化滋养。同时,包括改革创新精神、丝绸之路精神等在内的民族气质品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探索过程中的感人事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代表成果都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赋予全体中华民族共享的价值理念,发挥着积极的方向引领作用。


二、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形塑场域


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内容和途径,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在实践中受历史认知、物质实践、社会关系等不同空间层面的影响。共有的历史文化记忆、具体可感的物质环境要素以及特定的民族关系结构共同构筑了认同形塑场域,在集体记忆塑造过程中沉淀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的认同情感。


(一)历史认知空间:深化中华民族在共同疆域、历史、文化、精神方面的认知与认同


符号化的思维和行为是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表征,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连接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集体记忆,在文化和民族认同的历史叙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集体记忆是国家和民族对过去历史的表述和相关解释,通过电视、报纸、教科书、电影、小说等叙事手段和艺术作品、纪念场所、纪念仪式等符号形式传递国家和民族的价值观。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赋予各民族不可分割的属性,从自在到自觉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得以不断凝聚。必须要准确认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性,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才能准确把握中华民族从何而来往何而去的问题。在历史认知空间中,中华民族成员通过对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相关的知识、编码、符号、语义等象征性内容进行认知、解读、接受、认同和交流,唤起中华民族相融共生的集体记忆,强化共同历史认知。通过描述历史叙事并赋予情感力量的实践,涵括中华民族历史记忆的空间在不断塑造和强化的过程中更加稳固,各民族成员对中华民族同一性的认识也更加深刻,中华民族历史的韧性得以凸显,从而实现人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情感的能量聚集,进一步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归属感,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二)物质实践空间:构建交融互嵌的空间布局和结构配置,对各民族成员进行视觉强化


符号场所具有话语性和空间性,从物质空间来看,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应参与到物化形态意义的实践空间建设中。视觉传播理论认为视觉传播对受众产生作用本质上是激发受众的个体心理活动和情感活动,是与受众的情绪和认知紧密联系的,图像受众可以同时接收到感知信息与文化信息,进一步生成自己的情感和判断、思考和感受。因此,图像化的中华民族形象展现形式相比于文字叙述,更加容易使中华民族成员在可以触达的感官体验中直观地感知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存在,随之引起情感迁移和共鸣,有助于发展和巩固集体记忆、强化归属感和共同身份构建。在文化符号整合逻辑中,展示于许多空间语境中被赋予广泛适用性的精心设计的符号,实质上是对高层次的价值观、思想认知等相关内容的引用,此类符号场景勾连起个体身份与群体归属,是理解文化系统的“钥匙”。在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的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通过配置共融互嵌的空间布局,充分开拓物质实践空间所具有的感观载体效用,在公共场所如纪念馆、博物馆、广场雕塑、学校墙壁、公园围墙等具体的媒介物设置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相关元素,利用标志性、索引性、象征性的符号形式,对各民族成员进行视觉传达和展演,辅助文字说明充分阐释图像所具有的内涵性和外延性意义,使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融进社会行动时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以具象化并深入刻写于中华民族集体记忆中。


(三)社会关系空间:塑造各民族成员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的互动关系格局


符号是文化意义的载体,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应深入到各民族成员与其生活环境的社会关系空间中,通过符号隐喻和概念化各民族间的相互关系,创造和反复表现深刻具体的情感效果。符号是能指和所指的结合,其中能指是声学图像,所指是内容和概念,符号是社会性的集体概念,不仅代表外在的真实,也能显示先前存在的意义,符号构成了人类对周围事物的感知以及与周围环境展开的社交活动,人类通过不断将周围事物符号化以利用符号传达信息。在社会关系空间中,各民族成员在共同认可上升为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代表的符号的基础上,生成了民族间有序互动和相互连接的关系空间。环境符号具有创造和传达空间关系格局的强大潜力和中介作用,符号和符号系统能够扩展时间和空间的传递范围,通过如“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等浓缩了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价值观念的隐喻概念,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内部营造出亲如一家的氛围,培育共同意识,强化共同体行为习惯实践模式,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向更深层次延伸拓展。


三、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认识澄清


在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具体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模糊认识甚至错误认知以及实践误区,需要加以关注和引导。


(一)关于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内涵的错误认知


当前,社会上一部分人对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认识存在误区,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情况:


1.把汉族文化符号等同于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各民族文化充实和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收录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包括蒙古族长调民歌、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贵州侗族大歌、《格萨尔》史诗、藏戏、朝鲜族农乐舞等多项各民族共创共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自古以来,各民族文化在交融中不断发展,汇聚而成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如果把中华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窄化为汉族文化标识,将它视为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全部,漠视其他民族文化所取得的成就,不利于构建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容易削弱中华民族凝聚力,有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业。


2.把本民族文化符号形象自外于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就是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交融聚合形成了精彩纷呈的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是中华文化的内在特征,中华各民族之间长期以来有着广泛而深刻的交融并由此形成了共同的中华文化认同。不可否认,各民族在历史记忆和文化演进上存在差别,但过分突出差别性,一味强调差异性,是与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历史发展规律相背离的。千百年来,各民族在交往中增进沟通、相互理解,构建了和谐的民族关系,通过交流的方式互相认识、学习、借鉴、吸纳,缩小彼此间在经济、技术、文化知识中的差异,实现共享共荣,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兼容并蓄,各美其美,在保持多样性的基础上增强共同性。把本民族优秀文化符号和形象自外于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既不符合历史规律,又会陷入狭隘民族主义的误区。各民族文化相互欣赏、相互借鉴、相互依存,构成了百花齐放的中华文化,各民族优秀文化符号既具有各民族文化符号的特性,更具有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共性,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是各民族共有共享的文化复合呈现。


3.认为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就是56个民族文化符号的简单相加。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形成了各具特色、各有优点的文化。中华文化是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集大成,不能把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视为是所有民族文化符号和形象的简单汇总。中华文化体现了各民族共同的价值观念,涵盖内容有机统一,在多要素、多层次结构上具有协调统一性。在中华文化的有机整体中,许多文化成果为各民族共创共享,各民族都具有团结友爱、求索攻坚、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和勤劳勇敢、助人为乐、诚实守信的精神品格,各民族文化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补共生的有机结合体,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凝结了各民族所共同创造、认同的文化符号和形象,有着能够不断坚定和提升中华民族精神品性的深厚积淀。

(二)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实践误区


由于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解还不够深刻,对共同性和差异性关系的认识还不清楚,在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实践中也存在把握不当的情况。


第一,在发掘中华文化共同性方面存在着力不足的情况。在一些地方的纪念馆、博物馆、陈列馆等文化场所中,反映各民族文化交融互鉴历史和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培育的内容不够丰富,文化宣传中未能很好地将当地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放到中华历史演进背景中进行叙述,对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关系的把握还不够清晰,在各民族具体可感的场域对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直观展现还不够充分。第二,对文化符号形象改进方式上还存在简单片面的情况。在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实践中,一些地方出现了盲目否定一切差异性的情况,采取“一刀切”式的处理方式,没有做到辩证统一地看待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应该看到,共同性的增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等不得但也急不得的。在此过程中需要积极主动作为,大力挖掘中华民族共同的认同符号和价值归属,但绝不能急于求成,不顾事物发展的规律,要稳慎推进相关改进工作的开展。


四、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路径选择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正在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前进。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就要站在这样一个时代方位,契合新的时代要求。


(一)凝聚共同性,强化中华文化整合与国家叙事


中华文化兼具时代性和民族性,展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追求和梦想,是中华民族历史沉淀在当前的映现,更是新时代凝聚全体中华民族的重要纽带。


抽象的精神需要具象的实体来承载,符号在社会群体和集体记忆之间建立直接的联系,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要真正浸入社会日常生活,离不开全体中华民族成员的普遍参与,也离不开国家意志自上而下的传播引导。在新时代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对表征着中华文化的符号进行深入挖掘和系统建构,强化中华民族发展史的教育和宣传,通过整合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进行当代再现,弘扬中华民族经典符号和核心符号,突出代表中华民族的主导符号和关键符号,对中华文化进行更有效地传承。符号产生于社会环境,并通过社会结构互动产生和维持意义,独特的社会属性伴随于其出现和发展的过程中,只有为社会成员所广泛接纳,才能得到进一步传播和承续。因此,在中华民族关键符号形象的选取采用中不仅需要关注到符号形象的代表性,还要重视与各族人民的紧密联系性,注重契合各族人民的情感联系和共同历史记忆,构建完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象征体系,将具体的符号如长江、黄河、长城等转化为鲜活的资源,充分发挥符号的导向作用和力量效应,赓续好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从而为坚定文化自信、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奠定精神根基。另一方面,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是国家叙事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充分展现国家意志。坚实各民族共同文化认同的基础,要高度凝结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中华文化精髓要义,特别是深入弘扬和传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将国旗、国徽等涵盖国家象征功能和结构的符号纳入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系统,强化国家在场表达,于形塑国家意识的过程中创造、运用、释义、延展中华文化符号。在国家纪念日等关键时间节点及博物馆、纪念馆等集体记忆叙事场所,不断复现中华民族奋斗符号,唤起内部团结,营造个体与国家紧密联系的立体多维认知,在互动交流中坚定各族人民对国家和中华民族共同体身份的价值认同。同时,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方位,要更加自信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叙述好转向世界视野中的中华文化独到价值,使中华民族形象清晰可视。


(二)包容差异性,推动各民族优秀文化共生共享


符号拥有深刻的文化意图,从本质上说,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以共同历史记忆和共同文化认同意识为基础,因此要推动各民族各地区优秀文化交融共享,从中凝练出中华民族共同体符号特征,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注重对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是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积极整合珍贵的文化多样性资源,不断夯实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文化基础。坚持尊重民族差异而不强化差异和消融共性,保持民族特性而不强化特性和取代共性,引导各民族始终把中华民族利益放在首位,认同、传承、发展中华文化,营造尊重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的社会氛围,深刻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辩证统一的关系,推动差异性在与共同性的互动中实现最优化。通过发掘各民族优秀文化所具有的特点,深入各民族的生产生活实践,提炼优秀文化尤其是反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符号和形象,将历史探索与现实实践结合起来,将学术研究与文化宣传结合起来,以中华文化认同为目标,充分发挥文化符号的效能,通过推进物质文化遗产和各民族传统经典、民俗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充分展现各民族共享的文化符号,并将这些符号配置到物质实践空间当中,达成与中华文化系统的有效衔接,实现共生共融。同时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好具有各民族特色的文化符号资源,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转化为产业优势,扩大正向效能,推动各民族文化在文化相亲的基础上走出去,浸透深入至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社会活动中,这也是增强中华民族认同的题中之意。


(三)体现时代性,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


中华文化认同的根本目的和本质是价值认同,这一价值的认同又集中体现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上,增进各族人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加强中华文化认同的核心和关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文化在价值层面的具体表现,是凝聚全党和全社会的价值共识,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也应以此为要。


首先要充分发挥导向的作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贯穿于符号资源选取、运用和发展的整个进程,积极从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的新征程中提取先进文化元素,在实践场域中构建强化一系列具有充分代表性的符号形象,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后的深刻意涵,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用物质形式为抽象和无形事物提供具体指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其次要充分发挥凝心聚力的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中华民族合力的重要社会价值共识,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过程中应结合各地区实际,多用生动的形式、感人的事例,抓住关键节点、典型事件、模范先进人物,有效把握住各民族的心灵契合点和情感共鸣点,引导各族群众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把共同价值理念覆盖于人们内心情感的各个层面,并牢牢扎根于中华民族成员的个性之中,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纽带,不断巩固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关系和人心归聚、精神相依的氛围。


(四)发挥创新性,构建新时代文化符号象征体系


创新是一个国家进步的灵魂,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构建社会成员共享的意义、价值、规范的模式,充分彰显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时代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凝练心口相传和全国各族人民共识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增强各族人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要坚持扬弃继承与转化创新相结合,尊重文化发展规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发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代表中华民族精神气质的文化符号实现现代适应与现代化重塑,促进为各民族成员所共同认可的文化符号不断创新,构建中华文化特征、中华民族精神、中国国家形象表达体系,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通过运用具有高度象征意义的符号凝聚价值感,牢固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更好汇聚中国精神和力量。顺应时代发展规律,把握中华民族新的历史发展机遇,推动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发展紧跟时代步伐,运用新媒体技术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搭建立体传播平台。构筑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技术相结合的发展新格局,在城乡建设规划、重大活动中广泛使用中华文化符号,适时调适媒介时空中的内容策略,实现载体互动与社会生活深度融合。对中华文化遗产进行系统性保护,加强对各民族文物古籍的保护、研究、利用,重视对中华民族演进史尤其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的梳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丰厚的文化滋养和坚实的心理基础,在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实践中持续促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情感共振。


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新时代牢固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动力源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中,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记忆刻写与视觉再现,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巩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是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需要,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责任编辑:周陈


原文发表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2年第3期,注释和参考文献删去。引用请务必以期刊发表版本为准。